(通讯员 李勤)7月2日至7月10日,为推进融合教育实践,促进普通与特需幼儿共同成长,并通过多元素质拓展活动提升综合能力,南京财经大学工商管理学院“智界开拓者”实践团先后前往安徽省六安市独山镇中心小学及南京市栖霞区西岗幼儿园香悦澜山园,围绕“童心共融,财英萌芽”主题开展系列特色课程。
走进独山镇中心小学:多彩课堂润童心 “教育的本质,是让每个生命都能绽放独特光芒。”这是融合教育一贯秉持的价值观,助力儿童在理解与包容中共同成长。在独山镇中心小学,“智界开拓者”实践团通过系列特色课程推动融合教育实践。在融合教育主题课堂,学生志愿者以“人类宾果”游戏破冰,让孩子们手持印有不同特征的卡片寻找伙伴签名,在互动中接纳差异。“绘画接力”环节,小组协作创作并猜成语,台下伙伴积极支招,创意与笑声交织;而“幸福密码”游戏则让孩子们写下彼此优点贴满心愿树,学生志愿者李勤感慨:“世界的多彩源于差异,孩子们能发自内心赞美他人,正是融合教育的意义”;趣味英语课上,志愿者赵刘凡琪鼓励孩子用“Hello,I’m…”大胆自我介绍,闫悦通过“我说你做”游戏引导指认身体部位,无论反应快慢,总能听到“Good job!”的肯定;学唱《If You're Happy》时,孩子们拍手跺脚节奏不一,却在歌声中共享快乐;财商启蒙课同样注重多元视角:文杰带领讨论零花钱管理,体会父母辛劳;吉祥宇通过区分“需要”与“想要”引导理性消费。在“触摸体验”中,孩子们闭眼感受钱币凸点,惊呼“摸起来不一样”,由此展开无障碍设计的讨论;绘画心理课上,杨慧雯引导创作自画像《我》,并用“添加画”为同伴作品添上翅膀、爱心等符号,让孩子们在画笔间传递欣赏与联结。
图为小学生与志愿者在心愿树前合影。李勤 供图
走进西岗幼儿园香悦澜山园:多元特色育童心 在西岗幼儿园香悦澜山园,融合教育实践课程以游戏为媒,邀请高中生哥哥和小学生姐妹们,与幼儿园的孩子们在协作中发现差异之美、合作之美。从“一起完成任务”到“主动读懂彼此”,融合的种子在年龄的递进中,扎根得更深,生长得更细。
幼儿园的课程通过精彩的绘本引入,志愿者田安琪通过《小迪和流泪的橘子》的故事,向小朋友们介绍了“星星的孩子”——一位患有自闭症的儿童。“他们只是和我们表达情感的方式不一样,但和我们一样可以感受到身边小伙伴的爱和善意。”认识到差异后,孩子们在随后的“镜子游戏”里,尝试通过肢体动作表达情绪,在游戏中慢慢认识并接纳了表达的多样性。志愿者鼓励孩子们将写着形容优秀品质的贴纸给同伴们贴在胸前,例如“乐于助人”“勇敢”“爱笑”,让孩子们发现小伙伴的闪光点,在温暖互动中收获成长的力量。为了帮助小朋友们理解劳动创造价值,价值产生财富,财富帮助他人,志愿者们精心设计了“大中小幼劳动小站”财经启蒙游戏。大学生负责现场组织,幼儿园的小朋友们化身为“小小劳动者”整理玩具或搬运积木,小学生则扮演“小小记录员”,记录每位小伙伴的劳动成果并用特制的“笑脸币”进行即时“薪酬”结算,在实践中直观感知“按劳分配”和勤俭节约的意义。而高中生化身为“效率观察员”,他们引导小朋友们思考:“怎样才能一次搬得更多?”并动手协助优化流程——找来小篮子或积木筐进行示范。游戏结束后,志愿者会引导各年龄段的大小朋友用赚到的“笑脸币”来帮助有需要的人。在大中小幼学生们共同实践和思考中,多劳多得、工具提升效率、财富向善的价值理念自然渗透,生动展现了“大带小、小促大”的横向联动。
图为志愿者与中学生、小学生、幼儿们合影。田安琪 供图
从六安独山镇中心小学课堂中的童声飞扬,南京西岗幼儿园香悦澜山园里画笔绘就的童心世界,“童心共融·财英萌芽”活动始终扎根青少年成长需求,以多元形式搭建起教育与成长的桥梁。在这些生动的课堂与活动中,差异被尊重、个性被接纳,孩子们在互动中学会包容,在实践中理解责任,在表达中建立自信。每一项活动都像一颗种子,播撒在孩子们心中,滋养着他们对自我的认知、对他人的善意、对世界的好奇。
图为团队与小学生合影。赵雪 供图
这些实践不仅为孩子们的童年添上了明亮底色,更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助力他们形成健全的人格与积极的价值观。而对于参与其中的志愿者与教育者而言,这既是一次播撒希望的旅程,也是对“教育本质”的深刻践行——让每个生命都能在理解与包容中绽放独特光芒,让成长的力量在陪伴与引导中持续生长,为乡村教育的蓬勃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温暖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