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大学生网,大学生三下乡投稿平台
 

重庆人文科技学院实践团以党建引领聚合力三产融合促振兴

发布时间:2025-07-19 阅读: 一键复制网址
          2025年7月16日,重庆人文科技学院“涪韵探鲜”振兴乡村实践团走进涪陵二渡村党群服务中心,与该村党委副书记蔡朝波展开深度交流。此次专访聚焦二渡村经济发展与乡村振兴路径,从产业布局到治理创新,全面解码这座“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重庆市首批乡村振兴示范村”的发展密码。

  (图为实践团成员与蔡副书记副书记交流现场胡晨曦供图)
  党建引领筑根基,人才引擎强动力。蔡朝波副书记开篇便强调:“二渡村的发展,核心在于坚持党建引领。”他介绍,村党委通过“三抓三强”机制筑牢发展基石——选优配强班子,回引科技公司负责人担任村党委书记,推动涪陵榨菜集团、渝东南农科院党员骨干进入村党委;打造“村党委+党支部+党小组+党员联群点”四级组织体系,设立5个党员先锋岗,组建党员助农突击队,2023年累计开展12场人居环境整治志愿活动,600余人次参与其中;培育10名村组干部成为致富尖兵,挖掘“土专家”“田秀才”10余人,引入西南大学博士攻坚技术难题,吸引12个青年创业团队、43名创新人才扎根乡村,形成人才与振兴的“双向奔赴”。
  特色种植筑基石,产销两旺促增收。与蔡副书记谈及经济作物种植,蔡副书记详解了二渡村的“季节密码”:夏季种植1989特种玉米,冬季培育特色青菜头,3000亩种植规模背后,是50-70岁农民群体的坚守与付出。依托这一基础,村里构建起多元产销体系——通过九洞水等3个榨菜专业合作社,年鲜销榨菜300余吨、半成品2000余吨、成品手工榨菜500余吨,年产值达2500余万元,带动160人就地就业、700余户农户增收600余万元。
  “我们既要守住老渠道,更要开拓新路径。”蔡副书记介绍,除与合作社稳定合作外,村里借力直播电商推广“王婆婆”“彭婆婆”等传统风脱水榨菜,将“北山手作”集合品牌推向全国。而“一价两金”利益联结机制更让农户吃下“定心丸”:青菜头按每吨800元保护价收购,农户可通过现金、窖池折价等形式入股,享受二次分红,2023年村集体经济收入达210万元,农村人均收入2.51万元。

  (图为涪陵二渡村特色传统风脱水榨菜胡晨曦供图)
  三产融合拓新路,乡村振兴绘蓝图。“二渡村的秘诀,在于‘一产筑基、二产增值、三产赋能’的全链条发展。”蔡副书记深入解读了三产融合模式:一产以轮作模式提质增效,夏季玉米与冬季青菜头交替种植,既盘活土地资源,又为加工产业提供稳定原料;二产依托涪陵榨菜集团乌江牌榨菜总部优势,推动粗加工与细加工并行,实现农产品价值跃升;三产激活闲置资源,打造万合归居民宿、乡野茶食等15个庭院经济项目,开发榨菜文化旅游线路,年接待研学团队3万人次,更承接玻利维亚外交官研修班等国际团队,让“榨菜第一村”走向世界。
  此外,村里通过“屏上、掌上、云上”数智平台实现村务公开,设立司法服务示范工作站,开展“榨菜十四道风味”等文化活动,让和美乡村既有“颜值”更有“气质”。实践团成员表示,二渡村以党建为引领、以产业为核心、以治理为保障的发展路径,为乡村振兴提供了鲜活样本。后续将梳理调研成果,助力更多乡村探索特色发展之路。
  
作者:周婷婷 来源:重庆人文科技学院“涪韵探鲜”振兴乡村社会实践团
扫一扫 分享悦读
  • 重庆工贸职院建工学子:专业赋能美丽乡村建设
投稿流程投稿须知常见问题积分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