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景德镇陶瓷文化的蓬勃发展吸引了众多热爱陶瓷艺术的国际友人前来扎根,他们被称为“洋景漂”。7月6日,江西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陶韵瓷乡青春筑梦”中华文化传承团走进云窑,探访“洋景漂”工作室,与来自日本的陶瓷手艺家高柳绫绪女士深入交流,在跨文化对话中感受瓷都文化的包容与创新。
话历程:从初抵震撼到深耕从容
高柳绫绪女士分享了自己在景德镇的创作与生活轨迹。初到瓷都时,她既为这里深厚的陶瓷底蕴感到震撼,也因环境陌生而略有迷茫;如今,经过潜心钻研,她已熟练掌握瓷艺精髓,创作中透着从容与自信。这段从陌生到熟悉的历程,是她与景德镇陶瓷文化深度交融的见证。
听到高柳女士分享从初抵时的震撼到如今深耕的从容,实践队成员深受启发。大家意识到,文化传承不仅需要热情,更需要持之以恒的钻研精神。队员们纷纷表示,要以高柳女士为榜样,在学习和传承中华文化的道路上保持专注与耐心。
论异同:从中日瓷艺看文化共鸣
实践队就文化差异与融合方面进行了提问,高柳绫绪女士表示,中日文化渊源深厚,日本文化深受中国文化影响,看到青花瓷等工艺品时,她总能感受到熟悉与亲切。同时她也指出,中国陶瓷注重对称之美,日本陶瓷则在图形上更富变化,这种差异恰恰体现了文化的多样性,而共通的艺术追求让两国瓷艺在交流中相互滋养
实践队成员对高柳女士提出的”差异中见共鸣“观点产生了强烈共鸣。有队员表示,这次交流打破了他们对文化差异的刻板印象,认识到不同文化间的碰撞反而能激发出更丰富的创造力,这正是文化交融的珍贵之处。
谈坚守:以初心促文化共生共荣
面对生活与语言上的挑战,高柳绫绪女士始终积极适应,她尤为看重食品与生活用品方面的安全,希望年轻一代能投身健康安全领域,解决实际问题、助力人类发展。她的坚守不仅是对陶瓷艺术的热爱,更展现了“洋景漂”群体以初心架起文化桥梁的担当,让中外文化在瓷都碰撞出共生共荣的火花。
此次实践活动,从“洋景漂”群体的特殊角度展现了景德镇陶瓷文化的包容性与创新力。高柳女士的故事印证了传统工艺的永恒魅力,也让实践队成员看到中外文化在瓷都交融共生的美好图景,为非遗传承注入了新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