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大学生网,大学生三下乡投稿平台
 

七彩假期 艺育幼苗滋沃土 情系乡关筑梦长

发布时间:2025-07-18 阅读: 一键复制网址

  为积极响应国家助力乡村教育、关爱少年儿童成长的号召,全方位提升少年儿童的语言素养与文化认知,聊城大学国学经典“邮递员”团队走进聊城市阳谷县,顺利开展为期7天的“七彩假期”关爱行动志愿服务暨“三下乡”系列社会实践活动。

  雅言通达,破闭塞藩篱;乡野焕新,绘振兴蓝图。聊城大学国学经典“邮递员”团队深入乡村学校开展“推普+”教学活动,让标准化语音突破山水阻隔,为乡村学子铺就通往广阔天地的语言轨道,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谱写新时代的“语”兴乡村华章。

  雅韵传童声 经典润心田

  在沉浸式《弟子规》情景剧课堂上,学生们通过逐字跟读、角色演绎,沉浸式感受国学经典与普通话的双重魅力,让传统智慧在情景互动中具象化;在语言能力提升课堂上,手势舞与童谣的趣味热身、绕口令比赛的难度进阶、一对一《三字经》诵读的精准指导多维联动,系统激活学生的表达潜能。国学经典的情景化诠释与语言技能的系统化训练相互交织,既让学生们在字正腔圆的诵读中厚植文化底蕴,又在声情并茂的表达中筑牢语言根基。

  课堂添趣味 文化童心扬

  团队秉持多元育人理念,将“趣味课堂”化作滋养心灵的春雨,让校园成为多元成长的沃土。团队成员杨泽鑫聚焦四棚小学学龄儿童特点,带领学生们通过“非遗剪纸+VR科技”融合课程,在剪刀轻旋间勾勒非遗韵味、于VR光影中触碰古今交融,让“传统技艺+现代科技”在多维课堂中绽放双重光彩;相路广则针对阳光幼儿园低龄儿童认知规律,在“普通话+情景游戏”课堂中,以角色扮演为载体,向学生播撒文化认知与语言启蒙的价值种子。每一节特色课程都是文化与心灵的双向奔赴,让传统基因与青春理想在孩童心间共生萌芽。

  线下育桃李 乡野播文明

  团队以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为核心,构建多维度创新实践体系。通过定制化课程设计、“双线双轨”教学模式、“推普+”融合实践,让语言学习与文化体验相互赋能。依托“推普+”志愿服务特色品牌,团队采用线下实地授课模式,深入阳谷县2所学校,开展3大类共计8节特色课程,覆盖学生300余人,同步推动当地学校设立“推普日”等主题活动,相关成果获当地学校、社区及村镇高度认可。经调研,部分学生暑期回家后主动担任“家庭推普员”,将课堂所学延伸至日常生活,带动亲友规范使用普通话,形成“校园启航、家庭续航”的推普新风尚。

  青春担使命 微光汇星河

  聊城大学国学经典“邮递员”团队带着专业知识和满腔热忱奔赴基层学校,用系统教学与多彩课堂为孩子们推开看世界的窗,不仅切实助力孩子们成长,更是一次凝聚社会力量的生动实践。

  我亲眼见证着,在四棚小学的课堂、阳光幼儿园的操场、西八里营村的党群中心,我们每个人的那一点“微光”是如何汇聚、交织,最终照亮了彼此,也照亮了那些充满希望的面庞。孩子们因新奇知识而瞪大的眼睛,因离别而不舍的追问;乡亲们拉着我们的手诉说对未来的期待……这些画面深深烙印在我心里,它们不再是简单的感动,而是化为一种坚定的信念:我们所做的,远不止是几天的活动,而是在播撒种子,点燃星火。这星火,是知识的火种,是希望的微光,更是乡村振兴生生不息的动力源泉。

  这段经历,于我个人、于我们团队,都是一次深刻的洗礼。它让我们更清晰地认识到肩上那份为乡村教育、为社区发展贡献力量的责任。我坚信,只要我们持续用心,以爱为桨,以责任为帆,我们就能汇聚更多的微光,照亮更多孩子的梦想,温暖更多乡村的角落。前路漫漫,但携手同行,这份光与热定能生生不息,为阳谷、为更多需要的地方,增添属于我们共同奋斗的、最真挚的亮色。

  ——陈功名

  在阳谷县四棚小学、阳光幼儿园和西八里营村党建党群中心的这段时光,是一场温暖且意义非凡的邂逅。我也深切感受到孩子们对知识的渴求以及对生活的热忱。我们看到四棚小学孩子们明亮的、满是对知识的好奇和向往的眼睛,我们听到阳光幼儿园的小朋友们用稚嫩的声音唱着歌谣,我们看到党员干部和乡亲们积极参与活动,对村庄发展满怀期待的神情,我便觉得此次之行无比值得。

  这些场景让我深刻明白,我们所做的每一点努力,都可能在他们心中种下希望的种子。这也让我在未来更坚定地投身于有意义的活动中,期待看到他们更多的成长与进步,为他们的生活增添一抹亮色!

  ——杨泽鑫

  在教室里与阳谷的孩子们初见,孩子们眼中闪烁的光让我心头一颤,那是对知识的渴望,更是对世界的向往。短短数日的相处,我见过他们因VR眼镜制作时的眉头紧锁,也听过他们追着问“老师你们很快要走了吗”时的忐忑。

  每一位支教老师都是爱的传递者,用青春的热忱为孩子们点亮希望的灯。这次支教不仅是知识的传递,更是一次心灵的对话。当看到孩子们的笑脸因收获新知而绽放时,我深深明白:若是以微光照亮微光,便是值得。愿更多人加入这场温暖的接力,让乡村教育的星火愈发明亮,为乡村振兴注入生生不息的力量。

  ——安静怡

  这次七彩假期的实践经历,对我来说是一段闪闪发光的记忆。看着孩子们脸上洋溢着的纯真笑容,和他们在互动中展现的活力与创造力,总是让我的心头暖暖。

  通过这段时光,我收获了许多意想不到的成长:学会了用更生动的方式传递知识,懂得了如何在团队中配合协作。更重要的是,我真切感受到了这些短暂的相处能给孩子们带来的快乐——或许是一个游戏里的欢笑,或许是一次手工课上的成就感,都让我们在寓教于乐中成长。

  ——相路广

  在阳谷的这段时光,像一场温暖的馈赠。四棚小学的孩子眼里有对知识的渴盼,阳光幼儿园的歌声里藏着纯真热忱,党群中心里乡亲们对发展的期待也格外动人。当看到孩子们因学到新东西而笑起来,就明白点滴付出都在播撒希望。乡亲们对我们的欢迎让我们推普工作的开展更有信心。这样以微光汇聚温暖的经历,让我更想坚持做有意义的事,也盼更多人加入,让乡村教育的光亮更盛,为孩子们添彩,为这片土地的振兴蓄力。

  ——苏千

  在阳谷县四棚小学、阳光幼儿园和西八里营村党建党群中心的这段时光,是一场治愈且收获满满的相逢。我真切体会到孩子们对陪伴的期盼以及乡亲们对生活的热忱。我们望见四棚小学孩子们纯真的、藏着对知识渴望与对未来憧憬的脸庞,我们听见阳光幼儿园的小朋友们用清脆又稚嫩的声音哼着童谣,我们看到党员干部和乡亲们在党建党群中心里积极互动、为村庄发展由衷振奋的模样,我便觉得这场奔赴格外珍贵。

  这些画面让我深深懂得,我们付出的每一份真心,都可能在他们生命里留下温暖的印记。这也让我在往后更坚定地投入到有温度的事中,期盼见证他们更多的笑容与幸福,为他们的生活捎去一份暖意!

  ——张皓森

  实践育青春 丹心筑乡梦

  聊城大学国学经典“邮递员”团队以“创新教学+沉浸课堂”模式,将推普育人有机融入国学传承,为学生们打开认知新窗,构筑知识传递与心灵共鸣的“双向互动”桥梁。为期七天的实践中,团队通过“普通话+国学”课程拓宽学生文化视野、以互动体验唤醒学习兴趣,更搭建起“校地志愿联动”合作平台,让国学魅力与青春活力在基层课堂交织共振。未来,团队将持续优化特色课程设计,用实践热忱点燃文化自信火种,为乡村教育发展注入更多温暖而坚实的青春力量。

  审核:石勇

作者:郭瑞晗 陈祥莹 来源:聊城大学文学院
扫一扫 分享悦读
  • 重庆师范大学:探秘昆虫世界,播撒科学种子
  • 守护千年文脉,青春践行担当——江苏经贸金融学院2025年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纪实
  • 关爱老年健康,传递医学温暖
  • 关爱老年健康,传递医学温暖
  • 为弘扬尊老敬老的传统美德,提高老年人的健康意识,川北医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红脉赓续·国韵传扬”爱国主义教育实践团于7月14日走进
  • 07-18
  • 合肥工业大学学子赴马鞍山开展 “砼创华彩,乡伴成长”关爱困境儿童暑期实践
  • 七彩假期 艺育幼苗滋沃土 情系乡关筑梦长
  • “三下乡”赋能急救学习 筑牢煤矿安全防线
投稿流程投稿须知常见问题积分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