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6日,晴。黔炭π·智矿探索队10人乘车抵达贵州文家坝矿业有限公司矿山救护队。灰白办公楼前,红色条幅“安全至上”被山风吹得猎猎作响。
我们身穿队服,再跟着矿山救护队副队长进入CPR实训场,那是专为矿工演练CPR设置的“伤员”。

副队长用矿灯指着假人胸口:“井下事故黄金4分钟,比地面更珍贵。”他单膝跪地,双掌叠扣,以每分钟120次的速度猛压,口中报数清晰如节拍器。30次后,抬头示范人工呼吸——摘掉防尘口罩,捏鼻、包口、吹气,一气呵成。

轮到我时,胶靴在潮湿底板微微打滑。我学着他的姿势,双臂绷直,用体重带动上身下压。第一次用力过猛,假人胸腔发出“咔哒”声,我吓得停手。副队长拍拍我的肩:“继续,别怕!”我咬牙完成30次按压,俯身吹气两次,看到假人胸口微微隆起,耳边响起队友的轻声计数:“27、28、29、30——吹!”
灯光下,我的掌心留下一圈黑红的压痕,像一枚专属的勋章。副队长把印有“矿山急救小卫士”的贴纸贴在我安全帽上,说:“今天,你们学会的不只是CPR,更是把心跳带给别人的能力。”

升井时,阳光刺眼。我回头望见井架高耸,天轮缓缓旋转,仿佛巨大的心脏在云端跳动。我知道,从这一刻起,黔炭π·智矿探索队的每一次呼吸,都与地底那条安全生命线同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