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大学生网,大学生三下乡投稿平台
 

南理微光:南理三下乡调研巴马旅居养生与大健康旅游产业

发布时间:2025-07-16 阅读: 一键复制网址
7月6日,南宁理工学院“红壤寿乡·青衿黔行”实践队深入广西巴马瑶族自治县,聚焦旅居养生与大健康旅游产业发展现状开展实地调研。实践队通过走访百魔洞、世纪养生园、赐福湖国家旅游度假区等点位,系统考察当地特色产业的运营模式与发展潜力。
  
  巴马作为“长寿之乡”,依托独特的自然生态与文化资源,近年来逐步形成以养生、旅游为核心的特色产业体系。实践队带着调研提纲与产业观察视角,重点探寻自然禀赋与产业发展的结合路径,以及当前产业运营中的经验与挑战。
  
  百魔洞片区:生态资源与旅居需求的对接
  
  当日清晨,实践队前往巴马县甲篆镇坡月村百魔洞养生旅居地。该区域因独特的喀斯特地貌与高浓度负氧离子环境,成为旅居养生群体的聚集区。实践队通过与各地养生游客交流,了解其选择巴马的核心因素、居住周期及服务需求。
  
  调研发现,百魔洞周边已形成以民宿、康养服务为主的配套产业,游客多因自然环境、生活节奏等因素选择长期旅居。队员们记录下不同年龄层游客的居住体验与建议,为分析生态资源转化为旅居吸引力的内在逻辑提供了一手资料。
  
  图为团队成员在百魔洞合影。通讯员张明巧摄

  世纪养生园:文化符号与产业形态的融合
  
  上午11时30分,实践队走进世纪养生园。园区通过景观设计、文化展示等方式,将巴马长寿文化元素(如传统饮食、生活习俗)融入旅居场景。实践队观察到,园区内“候鸟人”群体形成了自发的社群活动,涵盖养生交流、民俗体验等内容,体现了长寿文化对群体聚集的凝聚作用。
  
  队员们重点调研了园区的功能布局与运营模式,记录其在文化呈现、服务配套等方面的具体做法,分析长寿文化如何从抽象概念转化为可体验、可消费的产业形态。
  图为团队成员在巴马世纪养生园合影。通讯员张明巧摄
  
  赐福湖度假区:产业链条与区域发展的联动
  
  下午14时30分,实践队赴赐福湖国家旅游度假区。通过走访湖畔民宿、餐饮商户及当地居民,调研长寿文化对旅游产业链的带动效应。据了解,度假区已形成“观光游览+康养住宿+特色餐饮”的产业闭环,部分当地居民通过参与旅游服务实现增收。
  
  实践队记录了度假区在环境保护与产业开发之间的平衡措施,以及不同市场主体(企业、农户、合作社)在产业链中的角色分工,为分析特色产业对区域经济的带动机制积累了数据。
  
  夜幕降临后,实践队对当日调研内容进行梳理,围绕“生态保护与产业开发的平衡”“服务标准化与个性化需求的适配”等议题展开讨论。队员们认为,巴马特色产业的核心优势在于自然与文化资源的独特性,未来需在服务品质提升、产业链延伸等方面持续发力。
  
  实践队长表示,后续将结合调研数据,进一步分析巴马旅居养生与大健康旅游产业的发展瓶颈与优化方向,形成针对性的建议报告,为地方特色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
  
  (通讯员 黄丽伟 指导老师 姚顺良 申钰汉 梁爱想)
  
作者:多彩大学生网 来源:多彩大学生网
扫一扫 分享悦读
  • 厦门医学院“急救有方,康宁永泰”实践队赴龙湖学校开展暑期“三下乡”活动
  • 同心同行,筑梦未来——“译路同行,遗脉同心”支教团镇宁布依族苗族自治县实验小学支教首日纪实
  • 贵州民族大学“雏鹰启航·银龄守护”社会工作赋能行动团在南溪苑举行“爱在社区,运动无碍”残健
  • 巢湖学院“三下乡”暑期社会实践——心手相牵 筑梦童行
投稿流程投稿须知常见问题积分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