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大学生网,大学生三下乡投稿平台
 

綦江老兵文庆吉:红色基因代代传,讲好綦江故事需深耕

发布时间:2025-07-15 阅读: 一键复制网址
     7月6日,“向往的新传”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团走进重庆市綦江区石壕镇,专访了80岁高龄的退伍老兵、老党员文庆吉同志。这位1965年入伍的老兵,以其朴实而深邃的语言,为实践团成员讲述了他践行“退伍不褪色”誓言的一生,生动诠释了红色基因的传承。
 

 文庆吉接受采访摄|刘梦铃
 
  生涯经历筑就爱党敬党精神
  “4岁那年,我父母都去世了,我成了孤儿。”文庆吉回忆道,“是涪陵孤儿院收留了我,后来国家为我落户武隆,让我有了个‘家’,我十分感激共产党。”这份深厚的感恩之心贯穿他戎马生涯。
  在当兵期间,文庆吉一心向党看齐,其出色的工作态度和高尚品德深得领导认可。仅两个月,他就提交了入党申请书,并在短短六个月内便光荣成为一名共产党员,这在通常需要一年考察期的队伍中,是极为罕见的“火线入党”。文庆吉深知“当兵不只是扛枪修路,还得动脑子”,因此,领导将社会调查等重要任务交托于他。他的足迹遍布大半个中国,从云南到河南再到贵州,既负责训练新兵,又深入民间记录社情民意。谈及自己作为当时团长警务员,热情投入工作的往事,文庆吉至今仍激动不已。
  后来,文庆吉被安排到綦江工作。他先是工作一年学习烹饪技术,随后在领导推荐下进入驾驶学校深造,考取驾照后成为一名司机。“开货车走南闯北,掌勺炒菜温暖人心,都是为人民服务。”无论岗位如何变换,文庆吉始终以一名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将“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融入每一个平凡的岗位。
  
  寄语青年:知足常乐,更要担当
  面对朝气蓬勃的实践团成员,文庆吉语重心长地寄语青年,强调人这一生最重要的是要懂得感恩,常怀一颗感恩之心。他深情感谢共产党对自己的帮助,并以自身经历诠释了知足与奋斗的积极平衡:当年,他曾多次被邀请去政府警察局工作,甚至工资翻倍,但他都选择了放弃,认为“够用就行”。这份知足,也促使他常怀奉献之心,经常慷慨解囊,捐钱捐物帮助贫苦人民。
  文庆吉鼓励青年扎根基层,将个人发展融入国家需要:“乡村振兴需要你们,红色文化传承也需要你们。”实践团成员汪雨轩深受触动,表示:“文爷爷的话让我明白,‘躺平’不是青春该有的姿态,人生需要进取,也需要知足,这是一种积极的平衡。”
  
  红色景点讲解要“走心”
  作为多次参观綦江红色景点的“老游客”,文庆吉爷爷对红色文化讲解工作提出了独到建议。他指出,一方面,当前红色资源的开发与联动融合仍有待加强,许多本地居民甚至尚未形成主动参观红色景点的意识。另一方面,讲解员的专业素质亟需提升。文爷爷强调,优秀的讲解员能够让红色故事精彩纷呈,真正吸引游客,如同会讲课的老师般,让听众听得津津有味。他认为,红色故事的生命力在于细节和情感的注入,而非一味地照本宣科。
  采访结束,文庆吉朴实而充满力量的话语,仍在实践团成员耳边回荡。他用一生诠释了对党和国家的无限忠诚与担当。同学们纷纷表示,定将牢记老兵嘱托,在学习与工作中传承红色基因,为推动綦江红色文化发展贡献青春力量,不负国家的殷切期望。
 
  文庆吉与实践团成员合影摄|刘梦铃
作者:新闻与传媒学院綦江石壕队 来源:新闻与传媒学院綦江石壕队
扫一扫 分享悦读
  • “乡播播”助农直播团:田间好物直通云端
  • 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大学“链动安康·商贸筑梦”暑期社会实践团深入安康纺织工厂调研
  • 广西民族大学管理学院“茶韵中华”实践团:扎根浦北沃土,让传统茶香飘向更远
  • 綦江老兵文庆吉:红色基因代代传,讲好綦江故事需深耕
  • 南理学子:一树百年承天变,融安金果载地恩
  • 青春赋能蚝乡振兴:广东海洋大学“百千万工程”突击队深耕程村实践路
投稿流程投稿须知常见问题积分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