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了解乡村振兴战略在基层的实施现状,倾听一线党员干部与群众的发展诉求,2025年7月6日,长江师范学院志愿服务团赴重庆市涪陵区德胜村,与村委书记陈晓彬、五位老党员代表及部分村民开展座谈。本次座谈以“党建引领乡村振兴,共建共享幸福家园”为主题,通过面对面交流,梳理发展痛点、收集创新思路,为乡村振兴战略落地凝聚党群合力。
德胜村村支书给志愿者讲话
座谈纪实:党群同心话发展德胜村村委会议室里,墙上“乡村振兴,人人有责”的标语格外醒目。村委书记陈建国刚宣布座谈开始,老党员就率先打开话匣子:“我当村支书那会儿,村里连条像样的路都没有,现在政策好了,咱们得琢磨怎么让土地‘生金’。”话音刚落,种粮大户王大姐接过话茬:“陈书记,咱们村的柑橘能不能搞深加工?去年滞销的果子可把人愁坏了。”与会人员围绕“产业发展、人才回流、文化传承”三大议题展开热烈讨论。有村民提出希望引进农业技术专家指导科学种植,也有老党员建议挖掘村里的红色文化资源发展旅游,现场气氛活跃。
志愿者聆听村支书讲话
老党员建言:岁月沉淀的振兴智慧坚守初心的土地情怀:有着45年党龄的老党员回忆起当年带领村民修水渠的往事:“那时候没机械,全靠肩挑手扛,现在条件好了,但艰苦奋斗的精神不能丢。我建议成立‘老党员督导队’,监督项目建设,也给年轻人讲讲老故事。”村干部指着窗外的青山说:“咱们村的林子是‘聚宝盆’,前几年有人想砍树搞开发,我第一个不同意。现在搞农业生产,这才是长久之道。”
村支书分享自己的经历
书记规划:擘画乡村发展新蓝图书记拿出规划图详细讲解:“第一步,盘活闲置土地,引进农业企业共建‘柑橘深加工产业园’,解决滞销问题;第二步,联合职业院校开办‘新农人培训班’,重点培养电商、农技人才;第三步,依托村旁的红军渡口遗址,打造‘红色文化+乡村旅游’线路。”
调研手记:聚沙成塔的振兴力量这场充满烟火气的座谈,既展现了老党员 “退休不褪色” 的担当,也透出村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当 70 岁的老党员李建国主动提出 “包片动员村民流转土地”,当 90 后村民陈玲报名担任 “电商培训班” 助教,我们看到乡村振兴不是纸上的规划,而是每个人手中的行动。正如陈建国书记所说:“乡村要振兴,党群一条心,向阳村的好日子,就在大伙儿的手心里。”
德胜村村支书、老党员与志愿者合影留念
未来德胜村将持续的规划实施,助力对接政策资源,让这场座谈中迸发的智慧火花,转化为乡村振兴的生动实践。
文字:谭婧雅 图片:丁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