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抔陶泥土,千般艺术魂,为了进一步推动泥塑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淮北师范大学“塑出淮北魂,传承非遗根”三下乡泥塑文化之旅社会实践团队于2025年7月3日上午前往濉溪古城淮北泥塑民俗艺术馆,参观省级非遗“淮北泥塑”代表性传承人李建东的工作室,深入感受传统民间艺术的独特魅力。
在抵达传承人李建东的工作室后,一股历史的深沉质感扑面而来,团队成员们瞬间被眼前琳琅满目、栩栩如生的泥塑作品所吸引,它们或细腻温润,或粗犷大气,线条流畅自然,轮廓生动鲜活,每一处细节都凝聚着巧思,纹路清晰可辨,层次丰富立体。这些作品仿佛有着生命一般,静立于展台之中诉说着岁月的故事,传递出传统技艺的质朴与厚重,展现了泥塑艺术的博大精深。

淮北泥塑代表性传承人李建东老师热情地欢迎团队成员们的到来。在采访环节,李建东老师首先为团队成员们详细介绍了泥塑艺术的历史渊源、发展脉络以及在当地的传承情况,其次,他也讲述了自己与泥塑之间的故事,以及多年来坚守这份技艺的点点滴滴。从他的细致阐述中,团队成员了解到,泥塑作为我国传统的民间艺术形式,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劳动人民的智慧,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接着,团队成员就泥塑非遗技艺传承所面临的现实问题与李建东老师进行了深入交流。
随后,李建东老师在现场展示了泥塑制作的基本工序与技巧。从摔泥、揉圆、塑形到最后的修整,只见李建东老师双手灵活地捏、搓、揉、压,一块普普通通的泥土在他手中仿佛被注入了生命。随着他指尖翻飞,泥塑的轮廓渐渐显现。遇到需要精细处理之处,刀锋轻轻划过泥面,带出浅浅的凹槽,瞬间让泥塑增添了灵动的神韵。在整个过程中,他的眼神始终专注,仿佛手中的泥土已然有了生命。每一次按压、每一次雕琢,都是与作品的无声对话。最终,一块平凡的黄土在他的指尖蜕变成了富有温度与灵魂的模样。团队成员们目不转睛地盯着李建东老师的每一个动作,生怕错过任何一个细节。
在李建东老师的悉心指导下,团队成员亲身经历了泥塑制胚的整个过程。从选土、揉泥、拉胚,再到塑造形状、最后进行修整,每一个步骤都既充满挑战,又蕴含着欢乐。团队成员们充分发挥自身的想象力与创造力,用心雕琢着自己心中的形象。起初揉泥时,他们还摸不着门道,不知该如何下手;但随着不断尝试,轻重交替之间,指尖下的轮廓渐渐显现。尽管初次尝试的作品稍显稚嫩,可每一件都饱含着团队成员们的努力,以及他们对泥塑艺术的热爱。
通过此次非遗泥塑的学习之旅,团队成员深切体会到传统手工艺的独特魅力与深厚底蕴,深刻认识到泥塑并非仅仅是形状的简单堆积,而是将自身的耐心、专注以及对生活的细致观察与理解,都融入到一抔泥土之中。泥塑艺术的魅力,不仅体现在其独特的造型和生动的表现力上,更在于它所承载的文化内涵与历史记忆。作为新时代青年,我们既肩负着责任,也承担着义务去传承和弘扬传统手工艺,让这些古老的艺术形式在现代社会中焕发出新的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