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大学生网,大学生三下乡投稿平台
 

银针药香中医魂

    发布时间:2025-08-14 阅读:
    来源:安徽中医药大学朱根娣
  中医文化历史悠久,独具特色。一碗药汤,一根银针,常常效如桴鼓。对此,老外也是瞪大眼睛,翘起大拇指:中医三指手腕上一搭,病情枝枝蔓蔓一清二楚;细细银针轻轻一扎,腰酸背痛无影无踪;司空见惯的茎叶花果,妙手熬出一碗本酽酽药汁,悠悠苦香中痼疾即去。它数千年生生不息,是集天地之灵气,集日月之光辉,集先人之智慧,集后世之创造的优秀宝藏。在中华各族人民的长期的生产生活和医疗实践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在我满眼夜星,满手白泥,满嘴蟠桃味的年级,依稀记得我的一位邻居爷爷,他是中医的业余爱好者,学习中医的主要途径也就图书馆和上网,他从不会长篇大论地给我讲中医理论,而是让我认识了各种医疗用具、人体穴位图等,并且告诉我一些平时能用得上的中医治病的小窍门。还时常现身说理,注重实践,让我真正体会了中医治病的效果并在心底埋下了一颗对中医热爱的种子。
  心底的种子不断萌芽,如今探出了新芽,有幸来到一所中医药院校深入学习、了解中医,凭着满腔热血踏进了心心恋恋的中医门,在未来,定不负中医门,做好中医人。
  一个浅显的道理,任何一个行业,都应先学做人再学做事。对于中医来讲,尤其如此。
  古有先贤大师孙思邈先生在《大医精诚》中有言:"凡大医治病,必当安神定志,无欲无求,先发大慈恻隐之心,誓愿普救含灵之苦。若有疾厄来求救者,不得问其贵贱贫富,长幼妍媸,怨亲善友,华夷愚智,普同一等,皆如至亲之想。亦不得瞻前顾后,自虑吉凶,护惜身命。见彼苦恼,若己有之,深心凄怆。勿避险喊(xi)、昼夜寒暑、饥渴疲劳,一心赴救,无作功夫形迹之心。如此可为苍生大医,反此则是含灵巨贼。"这就强调了仁心的重要性,水平再高,医德不行,也是一票否决。
  除此以外,仁术的重要性也是不言而喻的。孙思邈的《大医习业》:"凡大医习业,必须熟读《素问》《甲乙》黄帝针经》。对明堂流注、十二经脉、三部九候、五脏六腑、表里孔穴、本草药对、张仲景、王叔和、院河南、范东阳、张苗、靳邵等诸部经方。又必参须解阴阳禄命,诸家相法,及灼龟五兆,《周易》六壬,并须精熟,如此乃称为大医。虽然里面有些内容对于现阶段的我来说,有些要求严格,但其思想精髓是完全可以沿用的,也就是说基本功必须要扎实。万万不可糊弄病人。
  在学校的学习阶段,慎独且甘于寂寞,这点也是不可或缺的,诸葛亮《戒子篇》中,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漫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言简意赅的描述了此理。此乃大成之不可或缺。
  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经历过此次疫情,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高度重视中医药的发展,以习近平领导同志本人为组织核心的党中央从坚持统筹协调推进"五位一体"三大总体布局、协调统筹推进"四个全面"三大战略总体布局、增强中华民族政治自信和振兴文化事业自信的战略全局和重大战略任务高度,对推进中医药系统传承发展创新深化发展改革作出一系列重大战略决策行动部署,给推进中医药传承发展创新指明了继续前进的传承发展创新道路。作为中医人,应努力把握时机,抓住国家的优惠政策,做一名合格的中医人传承中医文化。推进中西医协同“旗舰”医院、提升中医治未病服务能力和中医康复服务能力等。
  进入新一轮经济发展时代,在健康中国的实施绿色发展国家健康发展核心战略的正确政策指引下,《中医药法》应运而生,中医药健康产业发展必将再次迎来千载难逢的大好健康发展历史机遇,中医药事业不断振兴,实现新突破,使中医药真正成为维护国民健康中坚力量而非始终是第二选择,同时也应用现代化的方式表达解读中医,让中医走出中国、走向世界。我们历久弥新的祖国中医药,一定希望能够继续书写发展出更加绚丽出彩的中国建设健康中国的历史新篇章,实现中医药在国人健康管理中应有的作用和地位。
  当然,面对新时代,中医也应与时俱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西医结合、中西药并用,是这次疫情防控的一大特点,也是中医药传承精华、守正创新的生动实践。”近年,在各地疫情防控中,中医药发挥独特优势,助力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交出一份出色答卷。一直坚持中西医结合、中西药并用的原则,使中医药能够贯穿疾病预防、治疗和康复全过程,中西医结合为患者提供最佳的服务效果。在未来,中医人应发挥中医优势,用中西医结合护佑人民的生命健康。
  发展中医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我们要更好地发挥中医药的特色和比较优势,打造中医药和西医药相互补充协调发展的中国特色卫生健康发展模式,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自信和文化自信,护佑亿万人民的健康,乃至为世界提供“中国处方”作出不懈努力和卓越贡献。
  作为新时代中医药发展春天的中医学子,也是未来中医发展的主力军和建设者,应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学习真学问、掌握真本领,并积极投身与中医相关的社会实践,努力成为一名优秀的中华青年,心怀忠诚报国的‘志气’,满怀攻坚克难的‘骨气’,胸怀干事创业的‘底气’,做一名中医故事的书写者、中医文化的传承者,以吾辈之青春,护我盛世之中华。
校园生活推荐
  • 始终保持高度的防诈意识
  • 大学生个人时间较为充裕,对社会的接触随之增多,是诈骗分子的重点针对群体,如何提高防诈意思,极其重要
  • 2025-08-12
    阅读
    扫一扫 分享悦读
投稿流程投稿须知常见问题积分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