恽代英
1895 年 8 月 12 日,恽代英出生于湖北武昌一个旧官僚家庭。父亲恽爵三,是清朝知府下属的八品官员,在传统官僚体系中兢兢业业,虽无大富大贵,却也维持着一个相对稳定的家庭环境。母亲陈葆云出身士宦之家,知书达理、饱读诗书,她不仅承担起相夫教子的重任,更成为恽代英人生中的第一位老师。在母亲的悉心教导下,幼年的恽代英便开始诵读经典,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在他幼小的心灵中生根发芽 。
随着年龄的增长,恽代英进入当地学堂学习。清末民初,中国社会正处于剧烈变革的动荡时期,西方列强的侵略、封建王朝的腐朽,让国家陷入了内忧外患的困境。学堂中,新思想与旧观念激烈碰撞,恽代英接触到了改良派和革命派的相关著作,如梁启超的《新民说》等,这些作品如同春雷,在他心中激起层层波澜,使他开始对国家命运和社会现状进行深刻思考。
1913 年,恽代英考入武汉中华大学预科,1915 年进入文科攻读中国哲学。在大学期间,他如饥似渴地阅读各类书籍,不仅深入研究中国传统哲学思想,还广泛涉猎西方哲学、社会学等领域的著作。当时,新文化运动正如火如荼地开展,陈独秀创办的《新青年》杂志倡导科学与民主,猛烈抨击封建礼教和旧文化,成为进步青年的精神旗帜。恽代英深受新文化运动的影响,积极在《东方杂志》《新青年》等刊物上撰文,以犀利的笔锋批判封建文化,提倡科学与民主,呼吁青年打破封建思想的枷锁,追求自由和平等。他在文章中写道:“青年者,国家之魂也。若青年皆沉溺于旧习,国家何以振兴?”这些文字展现了他对旧制度的深刻批判和对新思想的坚定追求。
1917 年 10 月,恽代英与梁绍文、冼震、黄负生等志同道合的青年创办了互助社。互助社以“群策群力,自助助人”为宗旨,社员们相互学习、相互帮助,共同探讨社会问题和人生理想。互助社的成立,是武汉地区第一个进步团体,它的出现,为当地青年提供了一个交流思想、传播进步理念的平台,也标志着恽代英开始从理论探索走向社会实践,积极尝试通过团体的力量推动社会变革 。
1924 年,第一次国共合作正式形成,恽代英积极投身于国共合作的统一战线工作。他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利用自己在青年中的影响力,宣传国共合作的意义,推动革命统一战线的发展。他在国民党的会议和活动中,积极宣传共产党的主张,争取国民党左派的支持,同时对国民党右派的分裂行径进行坚决斗争 。
1925 年,五卅运动爆发,这是一场伟大的反帝爱国运动。恽代英参与领导了五卅运动,他组织上海的青年学生、工人和市民举行大规模的示威游行和罢工罢市,抗议帝国主义的暴行。他深入工厂、学校,发动群众,组织宣传队,向广大群众宣传反帝爱国思想。在运动中,他始终站在斗争的最前列,面对帝国主义的血腥镇压,毫不退缩。他的英勇行为激励着广大群众,使五卅运动迅速发展成为全国性的反帝爱国运动 。
1926 年,恽代英担任黄埔军校政治主任教官。在黄埔军校,他十分重视对学生的政治教育,培养学生的革命精神和爱国情怀。他亲自编写教材,讲授政治课程,向学生宣传马克思主义和革命理论。他教导学生要为实现革命的目标而奋斗,要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思想。他的教学方法生动活泼,深受学生喜爱。许多黄埔军校的学生在他的影响下,坚定了革命信念,成为革命的骨干力量 。
1927 年,大革命失败后,中国革命陷入低潮。但恽代英毫不气馁,他毅然参加了南昌起义和广州起义。在南昌起义中,他担任革命委员会委员和宣传委员会主席,负责宣传工作。他通过各种方式,向起义军和广大群众宣传起义的意义和目标,鼓舞士气。在广州起义中,他参与领导起义的组织和策划工作,为起义的成功做出了重要贡献。尽管南昌起义和广州起义最终都失败了,但它们沉重打击了国民党反动派的嚣张气焰,为中国革命保留了火种 。
在狱中,恽代英始终保持着乐观的革命精神。他在牢房的墙壁上写下了“浪迹江湖忆旧游,故人生死各千秋。已摈忧患寻常事,留得豪情作楚囚”的诗句,表达了他对革命事业的坚定信念和视死如归的大无畏精神。他还积极组织难友进行斗争,鼓励他们坚持下去,不要向敌人屈服 。
1931 年 4 月 29 日,敌人在无法使恽代英屈服的情况下,决定将他杀害。临刑前,恽代英神色坦然,昂首挺胸,高唱《国际歌》走向刑场。他高呼:“中国共产党万岁!”“打倒国民党反动派!”等口号,声音响彻云霄。敌人的枪声响起,恽代英倒在了血泊中,年仅 36 岁 。
恽代英虽然牺牲了,但他的精神永远激励着后人。他的一生,是为革命事业不懈奋斗的一生,是为实现共产主义理想英勇献身的一生。他为中国革命和青年运动作出了卓越贡献,他的思想和精神成为中国共产党和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 。
在当今时代,我们缅怀恽代英,就是要学习他坚定的理想信念,始终保持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和对共产主义的追求;学习他勇于担当的精神,在困难和挫折面前不退缩、不畏惧;学习他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始终把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他的革命事迹和崇高精神,将永远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中国青年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
作者:张亚倩,张亚亚 来源:多彩大学生网
扫一扫 分享悦读
- 山谷回声里的人生真谛
- 生活的智慧往往藏在最朴素的现象里。愿我们都能做那个在山谷中播撒善意的人,相信所有的真诚与温暖,终会化作悠扬的回声,萦绕生命的旅
- 06-28
- 18岁的夏天
- 18岁那年高考惨败,父亲看出我没希望了,让我跟着他去收购李子。
- 06-23
- 活在未来
- 我有一段时间,终日焦虑。工作停滞不前,感情一片荒芜,我常常莫名其妙地沮丧,谁劝也没有用。
- 06-23
- 坚持方能卓越
- 前几天,听一位专家的讲座,专家讲到,有一个女同志,为了教育好自己的学生,在七年的时间里,坚持每天给学生家长打一个电话;每天写一
- 06-23
- 把爱带进天堂
- 那天是一个很平常的日子,在乡下的村庄里,一个叫兵的4岁男孩和一群孩子在三层楼的楼顶玩摸瞎的游戏。
- 06-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