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大学生网,大学生三下乡投稿平台
 

跨越心中的大山

发布时间:2025-02-18 阅读: 一键复制网址
   在广袤无垠的人生旅途中,我们每个人心中都矗立着一座巍峨的大山,它沉重而顽固,时刻影响着我们的判断与选择,这便是成见。成见如同一层厚重的迷雾,遮蔽了真相的光芒,让我们在认知的道路上步履蹒跚,难以触及事物的本质。
   电影《哪吒之魔童降世》中有句振聋发聩的台词:“人心中的成见是一座大山,任你怎么努力都休想搬动。”这句话深刻地揭示了成见的强大与顽固。在生活中,成见无处不在,它悄然滋生,无声无息地影响着我们的思维与行为。我们常常仅凭第一眼的印象,便轻率地给他人贴上标签。看到穿着朴素、不善言辞的人,便武断地认为他们木讷、缺乏见识;看到打扮时尚、行为张扬的年轻人,就不假思索地判定他们浮躁、不踏实。这种以偏概全的认知方式,如同无形的枷锁,将我们的思维禁锢,让我们在不经意间对他人造成了深深的伤害。
在职场上,年龄成见尤为突出,成为阻碍人才合理流动的一大障碍。年轻的求职者,尽管才华横溢、能力出众,却可能因缺乏所谓的“经验”而被拒之门外。面试官们往往习惯性地认为,年轻人心态不稳定,容易跳槽,难以承担重要的工作任务。然而,他们却忽略了年轻人身上所具备的创新思维和蓬勃朝气,那种敢于挑战、勇于突破的精神。相反,一些年长的员工,即便有着丰富的阅历和深厚的专业知识,也可能因为年龄偏大,被质疑能否适应快速变化的工作环境,是否还有足够的精力应对高强度的工作。这种年龄成见,不仅让企业错失了许多发展的良机,也让年长员工的价值难以得到充分发挥。
   教育领域同样无法幸免于成见的侵袭。成绩至上的成见如同一把无形的尺子,衡量着学生的价值。成绩优秀的学生,仿佛被镀上了一层金色的光环,他们的一言一行似乎都是正确的,即便偶尔犯错,也会被老师和家长轻易原谅,被认为是“一时疏忽”。而成绩差的学生,哪怕只是小小的失误,也会被无限放大,被贴上“不努力”“没出息”的标签。这种以成绩论英雄的做法,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心理健康和全面发展。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他们有着各自的闪光点和潜力。仅仅以成绩来评判他们,无疑是一种短视和不公,是对他们个性和才华的漠视。
成见的形成并非一朝一夕,它源于我们的认知局限、社会环境的影响以及过往经验的束缚。我们习惯于用固有的思维模式去看待世界,对不符合自己认知的事物,本能地产生排斥和抗拒。社会舆论的导向、文化传统的传承,也在潜移默化中强化着我们的成见。例如,在某些文化中,对女性的刻板印象根深蒂固,认为她们在某些领域天生不如男性,这种观念长期影响着女性的职业发展和社会地位。
   然而,尽管成见如同大山般沉重,但并非不可逾越。要打破成见这座大山,我们首先需要学会自我反思。时刻审视自己的思维和行为,警惕成见的滋生。当我们对他人产生某种看法时,不妨深入思考:“我真的了解他吗?我的依据是什么?”只有通过不断地自我反省,我们才能逐渐认识到自己认知的局限,从而迈出打破成见的第一步。
   其次,我们要主动去接触不同的人和事,拓宽自己的视野,丰富自己的阅历。世界是多元而复杂的,每个人都有着独特的生活经历和内心世界。通过与他人的深入交流,我们会发现,那些曾经的成见不过是我们的主观臆断。当我们真正了解一个人的内心、理解他的经历和选择时,成见便会悄然瓦解。
最后,我们要培养包容和开放的心态,尊重他人的差异,接纳不同的观点和生活方式。在这个多元的社会中,每个人都有权利选择自己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我们应该摒弃偏见,以理解和爱去拥抱他人,共同创造一个和谐美好的世界。
   人心中的成见固然是一座沉重的大山,但只要我们有勇气去面对,有决心去改变,终有一天,我们能够跨越这座大山,看到山那边更加广阔的天地。让我们摒弃成见,用理解和包容的心去感知世界,让爱与尊重成为我们与他人之间最坚实的桥梁。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一个没有成见、充满理解与和谐的世界将展现在我们眼前。
作者:卢慧 来源:电影《哪吒之魔童降世》
扫一扫 分享悦读
  • 跨越心中的大山
  • 人心中的成见固然沉重,但只要有勇气面对,有决心改变,终能跨越这座大山,看到更加广阔的天地。让我们摒弃成见,用理解和爱去拥抱这个
  • 02-18
  • 那一扇窗
  • 论大学文科类的学生是否有必要辅修其他专业类的科目和学习其他方面的书籍
  • 01-09
投稿流程投稿须知常见问题积分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