止谤的妙招

西汉文帝时期,大臣袁盎个性刚直,极有才干,被时人称为“无双国士”。一个叫赵同的太监仗着文帝的宠信,不止一次地在皇上面前中伤袁盎,袁盎为此感到很忧虑。为了防止赵同继续说自己坏话,袁盎想出了一招。

有一次,文帝坐车出行,赵同在车上服侍,袁盎突然扑通跪在马车前面说:“我听说能和皇帝一起坐在马车上的人都是英雄豪杰,可现在您怎么和一个太监坐在一起呢?”文帝听了以后,笑呵呵地让赵同下车。赵同当时气得都流下了眼泪。

赵同当众受辱,更恨袁盎了。一个朋友很替袁盎担心,说:“赵同原来只是反感嫉妒你,而在皇上面前说你坏话;现在你当众羞辱他,这会让他特别仇恨你,他定要在皇上面前使出各种办法伤害你,恐怕不久后你会遭受难测之祸啊!”袁盎淡淡一笑,摇头说:“我和赵同的矛盾原来是私下的,没有人知道,过去他在皇上面前说我坏话,皇上不会认为他是出于私心;但现在我和赵同这个矛盾是公开的,皇上知道,所以,以后赵同说我坏话,皇上就觉得那是私人报复,带着偏见,就不会太理会他了……”果然,此后文帝不再听信赵同对袁盎的说三道四了。

与其与小人私下纠缠不休,不如撕破脸皮,公开矛盾,从而让小人彻底失去诋毁诽谤你的机会。
时间:2023-02-08 作者:多彩大学生网 来源:多彩大学生网 关注:
  • 止谤的妙招
  • 西汉文帝时期,大臣袁盎个性刚直,极有才干,被时人称为“无双国士”。一个叫赵同的太监仗着文帝的宠信,不止一次地在皇上面前中伤袁盎
  • 02-08
  • 智退银烛
  • 智退银烛
  • 明朝天顺年间,河南布政使丰庆为官清廉,经常到下面的各个州县走访,调查百姓生计,看看地方官员是不是称职。
  • 02-08
  • 老狐狸哲理故事
  • 狐狸生活在森林、草原、半沙漠、丘陵地带,居住于树洞或土穴中,傍晚出外觅食,到天亮才回家。
  • 02-08
  • 雨本无声
  • 一个雨天,小沙弥问老和尚:“师父,好些人的生活都磕磕绊绊,一点也不顺利,我想着就难过啊。”
  • 02-08
  • 县令巧拆迁
  • 清朝康熙年间,邺城县令奉旨修堤,动员堤边百姓搬迁。告示一出,饱受水患的百姓无不欢呼雀跃,只有一户做豆腐的不仅不喜,反而当起了钉
  • 02-06
  • 蜣狼技穷,吃屎逞能
  • 蜣狼技穷,吃屎逞能
  • 翠鸟说:“无论是空中赛飞,地上赛跑,水中赛游,还是其它,我样样都比你优秀,你说我们怎么比吧?”
  • 02-06
  • 行善需要技巧
  • 几个月前,一个家住农村失去双亲的孩子与城里的一户家庭结对,城里人开着车,将孩子接到了城里,给他理了发,买了新衣,还给了一千多元
  • 02-06
  • 那就让它过去
  • 禅师挑着盛满绿豆汤的壶子,不慎掉落,壶子摔得粉碎,他不回头地继续走。
  • 02-06
投稿流程投稿须知常见问题积分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