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壶里的格言

晏婴是我国春秋时的政治家,齐国三朝卿相。晏婴头脑机敏,能言善辩,勇义笃礼。他内辅国政,屡谏齐王,竭心尽力拯救内忧外患的齐国。有一次,晏婴和景公及群臣到故纪国的纪地游览,手下人无意中捡到了一个精美的金壶,送给景公。以求获得景公的赏识。  
景公得到金壶很是喜欢,拿在手里细细把玩。这时景公发现金壶里面还刻着“食鱼无反,勿乘驽马”八个大字。于是他自认为很聪明的老毛病又犯了,很是认真地说:“吃鱼不吃另一面,是因为讨厌鱼的腥味;骑马不骑劣马,是嫌它不能跑远路。”众人无不随声附和,赞叹景公理解深刻。  
晏婴在一旁默然良久后说道:“臣觉得这八个字里面包含的是治国的道理。‘食鱼无反’是告诫国君不要过分压榨百姓;‘勿乘驽马’是告诫国君不要重用那些无德无才的人。”景公有些不服,反问道:“纪国既然有这么好的名言,为什么还亡国了呢?”晏婴答道:“臣听说,好的名言应该高悬于门上,牢记不忘,并且要去做。纪国却把名言放在壶里,不能经常看见,更不会去做,能不亡国吗?”景公若有所悟,频频点头。并对随从的大臣们说:“大家要记住金壶里的格言。”  
晏婴这一句:“好的名言应该高悬于门上,牢记不忘,并且要去做。”不仅仅言简意赅,更重要的是,它展示了一位臣子的忠义情怀。正所谓“言为心声”,试想在晏婴的内心深处如果没有一种为国为民的胸怀,又怎么能说出如此打动人心的金句呢?  
好的语言,不在于辞藻是否华丽,而在于字里行间是否有足够的蕴藏。而晏婴也告诉我们好的格言不能埋没,而是应该牢记不忘,并且身体力行。
时间:2022-10-05 作者:多彩大学生网 来源:多彩大学生网 关注:
  • 金壶里的格言
  • 晏婴是我国春秋时的政治家,齐国三朝卿相。晏婴头脑机敏,能言善辩,勇义笃礼。
  • 10-05
  • 一支自毁的温度计
  • 一支温度计,气温一上升,它里面的水银也随之上升;气温一下降,它里面的水银也随之下降。  
  • 10-05
  • 利己首先要不损人
  • 利己首先要不损人
  • 《阅微草堂笔记》里有这么一个故事:纪晓岚的父亲纪容舒任南新仓监督时,仓库的后墙无故倒塌了。
  • 10-05
  • 慧比天下与惠泽天下
  • 一个青年作家向慧明禅师请教道:“我从小就喜爱文学,希望自己在文学方面能够取得大成就,成为文学方面的红人。
  • 10-05
  • 不要因自己的渺小而自卑
  • 一头狮子躺在大树下休息,它看见一只蚂蚁在急匆匆地赶路。狮子奇怪地问:“蚂蚁,你去哪里呀?”蚂蚁说:“我要到山那边的大草原去,那
  • 10-05
  • 仁慈的上帝
  • 杰克是一位做小买卖的生意人,他每天早晨都会向上帝祈祷。他的生意越做越好,越做越大,他依然每天早晨向上帝祈祷。
  • 10-02
  • 让自己低到尘埃里
  • 光绪皇帝的老师孙家鼐是清咸丰年间的状元,历任吏部尚书、内阁大学士等职,权高位重、名震朝野,但这样一位身居要职的当朝一品大臣
  • 10-02
  • 两支粉笔
  • 两支粉笔
  • 一支粉笔在盒子里待着,它看看走出盒子的同伴的遭遇,思考粉笔的一生,想:“唉,怎么做,粉笔也得死,碎骨扬灰……”
  • 10-02
投稿流程投稿须知常见问题积分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