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师与萝卜头
有这么一则禅宗公案。
某僧人问赵州从稔禅师:“听说你亲自见到了南泉普愿禅师,是吗?”
赵州从稔禅师答道:“镇州出大萝卜头。”
僧人问赵州禅师是否见到了南泉禅师,自然是想要得知两位佛门前辈会面之状,进而窥见真法。不料赵州禅师竟然顾左右而言他,说起了镇州的特产萝卜头。
佛家讲究摒除“人我执”和“法我执”。前者是执著于物质利益和人体感官,后者则是执著于真法与大道。这个僧人作为出家人,大抵能够多少破除人我执,可惜仍然执著于探求所谓真法,非要关心一下赵州和南泉两位“偶像级”禅师的会面。面对这个“追星族”,赵州禅师驴唇不对马嘴的回答,或许也算是一种另类的当头棒喝:见到了,或者没见到,还有见的是谁,又有什么用呢?执迷于这些,还不如去关心一下“大萝卜头”!
于是想起钱钟书用来拒绝拜访者的一句话:“假如你吃了个鸡蛋觉得不错,何必认识那下蛋的母鸡呢?”的确,如果真法是“鸡蛋”,那么禅师们就是“母鸡”,为了参悟而去盲目崇拜追随大禅师,无疑是走了岔路。
不得不承认,我们似乎正处在一个盛产“大师”的时代。随着各种媒体上大师们雨后春笋般地出现,自然也有大量的围观者崇敬仰慕。且不论这些大师们本身有真有假、良莠不齐,单就这种盲目的“追星”,对于真正提升自我有多少好处,实在值得商榷。真正的大师,最重要的是学术涵养、对社会和人类的贡献,我们真正应该尊重的,自然也是这些宝贵的“无形资产”。若是见了“大师”名号,就争先恐后地把其奉若神明,反而忽视了他们真正的思想成就,大概也算是一种不可取的“执”吧。
所以,下次有人问:“你知道那个××奖获得者某某某大师吗?”不妨回答:“镇州出大萝卜头。”
时间:2022-09-12 作者:多彩大学生网 来源:多彩大学生网 关注:
- 大师与萝卜头
- 僧人问赵州禅师是否见到了南泉禅师,自然是想要得知两位佛门前辈会面之状,进而窥见真法。
- 09-12
- 心灵的最高境界
- 有位樵夫生性愚钝,有天他上山砍柴,不经意地看见一只从未见过的动物,于是他上前问:“你到底是谁?”那动物开口说:“我叫‘领悟’。
- 09-12
- 看脚下
- 五祖法演禅师门下有3个杰出的弟子,佛果克勤、佛鉴慧勤、佛眼清远,时人号称“三佛”。
- 09-12
- 破题
- 小猫感慨地对老猫说:“猫喜欢吃鱼,却不会游泳,很难抓到鱼。鱼喜欢吃蚯蚓,却上不了岸,很难吃到蚯蚓。
- 09-10
- 没人捆住你
- 一个人被烦恼缠身,于是四处寻找摆脱烦恼的秘诀。
- 09-10
- 侮人取祸
- 关于“侮人取祸”的故事,中国历史上数不胜数。所以古语有云:“以言语讥人,取祸之大端;以度量容人,集福之要术;
- 09-10
- 戈壁滩的树根
- 朋友从事根雕艺术,一次,我到他的创作室参观,见墙角一堆未经雕刻的树根,造型十分奇特。我问朋友,是从哪片林子里找来这些奇形怪状的
- 09-10
- 自负的滑背鸟
- 洪都拉斯草原上有一种滑背鸟,它们身上能分泌一种凝脂油,使得全身的羽毛非常滑溜,很难被抓住。靠着这个先天优势,它们总能躲过天敌的
- 0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