巷陌深处的旧时光
巷口的老槐树总在清晨抖落一身露水,碎金般的光斑透过枝叶,在青石板路上绘出流动的图案。这条蜿蜒的巷子,藏着被岁月遗忘的故事,每一块砖石都浸润着旧时光的气息。
清晨五点,巷尾的早点铺子准时亮起昏黄的灯光。蒸笼掀开的瞬间,白雾裹挟着麦香与肉香扑面而来。佝偻着背的店主王叔,揉面的动作依旧利落,面团在他掌心翻转,像被施了魔法般变成一个个饱满的包子。常客们陆续到来,坐在斑驳的木桌前,就着豆浆咬一口热包子,偶尔寒暄两句,声音在巷子里轻轻回荡。这样的清晨,二十年如一日,仿佛时间在这里放慢了脚步。
正午的阳光变得炽热,巷子里的人家纷纷搬出竹椅,在树荫下乘凉。张阿婆的藤椅吱呀作响,她摇着蒲扇,讲起年轻时的故事。那时巷口还有个热闹的集市,货郎的吆喝声、小贩的叫卖声此起彼伏。她指着对面的墙,说那里曾贴着一张褪色的电影海报,是她和老伴年轻时最爱去的影院。说着说着,皱纹里都盛满了笑意,连蝉鸣都似乎变得温柔起来。
午后的巷子格外安静,阳光斜斜地洒在斑驳的砖墙上,把影子拉得老长。杂货店的木门虚掩着,货架上摆着五颜六色的玻璃弹珠、铁皮青蛙,这些带着岁月痕迹的小物件,总能勾起童年的回忆。店主是个沉默寡言的老人,坐在柜台后看泛黄的报纸,偶尔有孩子来买冰棍,他才慢悠悠地起身,从冒着白气的冰柜里拿出一根,包装纸上还沾着细密的水珠。
暮色渐浓时,巷子里飘起饭菜香。李婶站在门口,扯着嗓子喊贪玩的孩子回家吃饭,声音穿过悠长的巷子,惊醒了趴在墙头打盹的花猫。路灯一盏接一盏亮起,昏黄的光晕里,晚归的行人脚步匆匆,又或者三两好友并肩而行,轻声交谈。卖糖葫芦的大爷推着车缓缓走过,竹签上的山楂裹着晶莹的糖衣,在灯光下闪闪发亮。
夜雨总是在不经意间落下,起初是沙沙的低语,渐渐变成淅淅沥沥的絮语。屋檐的雨水顺着瓦当滴落在青石板上,发出清脆的声响。这时的巷子仿佛被蒙上了一层薄纱,远处的灯光在雨幕中晕染成朦胧的光斑。偶尔有骑着自行车的人匆匆而过,车轮碾过积水,溅起细碎的水花,很快又恢复了平静。
这条巷子,没有繁华街道的喧嚣,没有高楼大厦的宏伟,却承载着最真实的生活。它见证了一代又一代人的成长与老去,收藏着平凡日子里的温暖与感动。那些被时光打磨的记忆,如同巷口老槐树上的年轮,一圈又一圈,诉说着永不褪色的故事。当城市的脚步越来越快,唯有这里,依然保持着最初的模样,在岁月的长河里,静静流淌着属于自己的旧时光。
作者:颜梦雨,江浩源,胡玉婷,高晨茜,陈娇娇,张琳羚 来源:自创
扫一扫 分享悦读
- 竹席上的夏夜絮语
- 雨过天晴时,竹席吸饱了潮气,在月光下泛着湿润的光,混着泥土与青草的气息,酿成独属于夏夜的味道。
- 06-20
- 旧巷里的麦芽糖香
- 老槐树的浓荫下,总围着叽叽喳喳的孩子。王师傅会变戏法似的,用麦芽糖拉出糖人。细长的糖丝在他指间穿梭,眨眼就化作展翅的凤凰、蹦跳
- 06-20
- 陶罐里的月光
- 月光洒在药罐上,映得深褐色的药汁像凝固的夜。我端着药碗守在爷爷床边,看他皱着眉头一饮而尽,陶罐里剩余的药汁在月光下轻轻摇晃,晃
- 06-20
- 老井边的絮语
- 村头的老井总蒙着层氤氲水汽,井绳在青石上磨出的深痕,像岁月刻下的皱纹。清晨或黄昏路过,常能听见木桶与水面相触的"咚"声,混着女人
- 06-20
- 旧相册里的褪色日光
- 屋檐下挂着玉米串,墙根的仙人掌开着明黄色的花。爷爷奶奶站在两侧,布满皱纹的脸上堆满笑意,父亲穿着笔挺的中山装,母亲烫着当时流行
- 06-20
- 风掠过晾衣绳的声音
- 晾衣绳渐渐热闹起来,婴儿的小衣服像彩色的云朵,主妇们的真丝睡裙似流动的星河,还有不知谁家的白衬衫,被风吹得鼓起,像扬帆的船。
- 06-20
- 锈锁里的秘语
- 那是某个暴雨倾盆的午后,父亲急于翻找重要证件,慌乱中用力过猛,钥匙应声而断。雨水顺着屋檐淌进阁楼,在断匙上凝成水珠,又顺着铜锈
- 0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