坠
下课铃响彻高三的教学楼,短促又尖锐,如同受惊向前窜飞的麻雀。他放下手中的笔,逆着放学的人流,走向教学楼旁的电梯。
随着他的按动,电梯亮起了灯,照亮了黑暗中的教学楼,他走进去毫不犹豫按下了顶层。伴随它的上升,教学楼一层亮起了惨白的灯,在顶层开门时,亮起了温黄的灯,柔柔的。
仿佛在迎接归家的游子。
他踏上这层的地板,一盏盏的灯,听从他的脚步亮起。顶层,因他的到来而灯火通明,他绕到教学楼的前楼,前程和来路同样光明,可他没有一丝欣喜。
光明终究散去,不为他一人独有。
他席地而坐,闭上眼睛,在心中默数十秒,走过的路一一熄灭。等到睁眼时候,头上的温暖戛然而止,他陷入黑暗之中。
雨后的三月夜,空气中有浓郁的湿气,不息的风吹着楼前抽绿的银杏,沙沙作响。他感到潮气沿着冰冷的瓷砖在他的腿间游动漫延。恰如他的心一点点冰冷,他再次闭上眼睛,开始回忆他仅有的弹指而逝的岁月。
从小时候大人们过年是口中的祝福语,他便听了那两所国人心中的圣殿。他不知道这两所学校的分量,可他知道当别人问起未来他想去什么地方时,回答他们回答的表扬和鼓励,那一定是所有人都梦想的地方。这样浅薄的概念在一个孩童心中生了根。发了芽。这样的见识持续到了小学,“颇有见识”的同学打破了无知的迷梦。他再也不是口中轻飘飘的话了,他似乎觉得是遥不可及的梦,可是小升初的第一次分流,让他觉得自己获得比别人更好的平台。那两所学府好像是可以追逐的理想,他坚信自己的努力与天分。而他的自信不过来自于小学那口孤浅的水井。
他缓缓向身后望去,深夜10点,而身后教学楼还亮着灯。在黑暗背景下宛如一座孤岛。向碧此时依然有人奋笔疾书,向自己崇高的理想铺路垒砖。早通天之接住成神之路,曾经何时自己也是其中一员。相信付出会有回报,相信成就需要汗水,相信天道必将酬勤……
初中的他逐不明白那两座学府不是他可以匹及的,比起理想大学,梦想高中是一个更现实,更可行的想法。青春期的躁气不过转瞬即逝,到了初三九门学科齐头比进,他才恍惚觉得力不从心。但周围的人显得比他还不适应,或许所有的优势都是在比较中显现,真正的天才有几个。大多不过是同等的平常人,只要比别人多做一些题,多学一些时间,再分数上的差距就一点点拉大了。但差距似乎有个极限,它始终与几个人拉不开差距,大家的学习方法大同小异,一个个都比他忙。他隐约觉得自己碰到了瓶颈。不自觉的开始惶恐。如果只能止步于此,那自己的未来又在何方呢?不不能去想,好像就是这个时候出现卷这个词吧。他确实蜷缩在一个外壳的,外壳光鲜亮丽,自信阳光,意气风发。迎接着老师家长亲友的肯定鼓励羡慕。壳子里的他小小的。也许成长就是一点点藏起自己的任性。大部分没法做自己。总有热情的期盼的希冀的目光看着你的一举一动,也总会有冷漠的讥讽的嘲讽的声音时刻准备乘虚而入。
如果人的周围都是光,哪里还有影子来将心思放置?
踏出中考考场,看着乌压压的人群与家长焦急殷切的脸,他才想到中考也是一个分水岭,岭的那边是浩浩汤汤的大河。领的这边是小小的荷塘,纵然荷塘中的水化为蒸汽,亦有翻越山岭的机会,可终究少之又少。至此分道扬镳,这是一次真正意味上的分离,很多人从此只成为一个落灰的号码。直到时间抹平曾经的回忆。
他缓缓转过头,身后的教学楼已经失去了光彩,像素木的巨人。远处的宿舍楼也吸取了灯光,只有更远处的居民楼还亮着灯,天空是黑压压的云,没有星星也没有月亮,像大戏开幕前的剧场。
黑,真他妈的黑啊。
好像是《三体2》中一位领悟黑暗森林法则的舰长说的。他上了高中,弟弟也上了小学,从初中开始,家长与老师就让他做一个榜样。可一进高中,他便现实迎头痛击,原本优秀的他在高中只能算平庸,他清楚大家都很优秀。可这个巨大的心理落差令他措手不及,高中生活急促而紧张。分班,选课,小高考,一模,二模……每天的日程填充的满满的,如流水般过。考试是家常便饭,不及格甚至都习以为常,一周六天考八次试,比起疲惫,更多的是付出无果的无力。考试的频繁意味检验频繁,可成绩却迟迟没有起色,一模后到二模的一个月奋力求学,总分有了长进,排名却无声变化看见排名时,他心里一沉,他不羡慕别人的天分,也不自顾于自己的能力,可还是会为石沉大海的努力沮丧。心中的目标一降再降,那两所学府真就成了遥不可及的梦想。
三年高中,三年疫情,社会上的风云变幻,让他觉得未来灰暗无比,不透亮色。可眼前的他连一张卷子都摆定不了,也无法决定未来的书桌在何方。
他从衣袋中掏出相机,这是他的初中毕业同学送的礼物。他在一年内拍了3000多张照片,他总想留住什么,拍的最多的是云雨花。他没有摄影的爱好,但这真的像记录令人心中一颤的美好,可是花会落云会散,哪里会有什么更古不变的呢?他想留住那些转瞬即逝的风景,可他到底什么都留不住。相机蓝影的光打在他的脸上,漆黑的楼道中亮起了微弱的光。像是铁屋中倔强的呼喊。他看了一眼相片中仅存的一张相片,将相机关机。
他缓缓起身,以免惊醒楼道里的光。倚在栏杆上,晚风拂过他的发梢,似乎嗅到空气中露水的气息。他向来不喜春天,空气中总有挥不尽的水汽笼罩在人身上。他今天才觉出它的好,它带来令人神志清明的凉意。然后思绪越发清晰。
他自认光明磊落,行事端正,唯一心中有愧,便是对自己的父母与弟弟。自己终究还是没能成为他们心目中的骄傲与榜样,或许还成为别人耻笑的对象。他把手向前挥出,感受气流在手中浮动,或许鸟在空中飞翔的气流。也与此相似吧。
他将相机放在地上,身子向前探出,把自己笼罩在夜风之中。有什么遗憾的吗?啊,还没有谈过恋爱呢,没有体验过,和一个人并肩走在街上。没有和她沐浴在夕阳里,数清她的夕阳下的睫毛……
狂风在耳边呼啸,教学楼灯火通明。此刻,世界只为他闪烁,只为他闪亮。
狂风停息,一枚清脆的银杏叶脱离了枝头,奔向春日的泥土。在错误的时间相遇,怎会是美景?
相机中最后一张照片是一行公整的楷书。
“妈妈,我将成为萤火虫。”
作者:纳兰月痕 来源:多彩大学生网
扫一扫 分享悦读
- 再读《活着》
- 当我第三次阅读活着,我又看到了更深层面的意义以及对当下的启示,经典永不过时,它会一直给予我们智慧与力量
- 09-28
- 路
- 一个大山里的孩子,来到大学校园的所思所感!
- 09-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