息影之后,闭眼再读。 关于生不逢时和愤世嫉俗,关于生存生计和坚守本真,关于极度讽刺和怅然释怀,关于自甘送死和以爱之名,关于追求真相和守护秘密。
一个月黑风高的夜晚,一群电影人被召集在案发现场,向凶手挖掘血案的真相,期望拍出一部扬名立万的电影。血案,案发现场,凶手,大家惊慌失措、想要逃离,却禁不住陆子野(陈明昊饰)的威逼利诱。毕竟大家都是有点能力却渺小的普通人,有号称“默片皇帝”(杨皓宇饰关静年)却无人问津的心酸,有被吐槽“烂片之王”(喻恩泰饰郑千里)的无奈,有被人诟病(邓家佳饰苏梦蝶)的痛苦,也有好莱坞跑龙套被暴打(柯达饰陈小达)的艰辛。所以哪怕是面对凶宅拍摄,哪怕是面对令人震怖的凶手,众人也压着自己的心跳,对着镜头堆起了笑意。
生存生计&坚守本真极度讽刺&怅然释怀 大家都心怀鬼胎,笑意之下是暗流涌动。李家辉(尹正饰)的进场音乐是《taleofafool》“总是在思考和怀疑的傻瓜,当这一切令他举步维艰,也曾选择反抗”总是在质疑,让他从知名记者瞬间被雪藏成为不知名的编剧;鲜明对比下,郑导——“烂片之王”,缠绵感情戏,火爆动作片,怎么吸引眼球怎么来。按现在的说法,对比利益追求者,我更愿意称他为“被生活磨平了棱角的人”。二者表面上选择不同——坚持本真,还是生存生计。我想说,在那个年代,维持生计好过一无所有、性命相忧的坚持本真。纵使外表上维持生计,内心仍然会满是真诚,他会默默地帮助李家辉,让他不再受到军统的威胁;他会悄无声息地用自己的力量去养活整个剧组,哪怕承受外界的谩骂。所以当郑导最后决心要做把电影拍出来的时候,即使面对性命的胁迫,我太能理解他的矛盾心理。他皱眉跳脚,“我现在很害怕,也后悔,我想收回刚才那句话,可老子也是一个有良心的艺术家”,看似最关心利益的人,实则内心依旧温暖。剧本局上的暗流涌动,谁曾经扇了谁一巴掌,谁暗讽谁是过气的女星、淡漠的默片皇帝,谁又穷困潦倒。可是大家后面又都怅然释怀了,发现各自都还是人性未泯的正义者。所以最初极度讽刺的到底是什么呢?是名利场,是当局政府的只顾利益,是甚至前方战线会因为军火短缺而导致战败。财阀和军阀之间夹着多少性命,可是政府置之不理,甚至帮助掩盖事实。
真相几个都行,真心只有一个。 这是一个剧本杀式的电影,电影里面拍电影,一群在时代的暗流涌动中真心未泯的电影人想把财阀和军阀之间的那些龌龊之事通过电影公之于世。在探索财阀三老血案真相的过程中,让观众体验到层层反转的震撼。
首先是破绽百出的为金钱利益的说辞,到后来是假装为了自己心爱的女孩遭三老禽兽行为的真相不被流出。再到最后的复仇,为女孩的父亲,为自己夹杂在财阀和军阀利益中牺牲的战友。所以是夜莺和齐的联合作案。李最终还是发现了真相,他狂奔向真相,却在确认是不是夜莺的时候,伸向真相的手悬在半空中。他突然一瞬间理解了齐乐山,一个军人的伟岸形象,甘愿沦为阶下囚,为什么明明可以逃走却选择留下,因为案件要有犯人,而且得让他是唯一的犯人。齐的以爱之名和自甘送死,两人透过通风管道栅栏泪眼朦胧的最后诀别,让人无限感概。真相不一定真,但暗流涌动中的真心无比真诚。李愿意相信齐“编造出来的一个大家都满意的故事”,也希望夜莺真的安然无恙。
剧中的油画——德拉克洼《萨达那培拉斯之死》,象征着淫欲、死亡和毁灭,也暗含着三老的禽兽行为和众人的结局。影片最后暗戳戳地揭露开放式结局——几位电影人在越南出发去追赶下一班航船,镜头一切,内陆的一家照相馆门口,卖报的孩童喊着越南两船相撞,剧组的照片挂在照相馆的墙壁上无人认领。众人结局不言而喻。死亡,毁灭,火苗熄灭了。真相无人再知晓,无人再关心。但幸好三老的污龊之事人尽皆知。伴随着歌曲《WhataWonderfulWorld》,越南海天一色,他们问心无愧,夜莺在暖和的地方像齐期许的那样无人打扰,平安喜乐。这样的结局确实也算得上是幸运的,即使只有照相馆墙壁上的一卷黑白胶片记录着一群勇敢的无名小卒的抗争过往。
影片结尾苏梦蝶问:
“那大家能看明白吗?”
“不一定能看明白,咱们做了应该做的事,问心无愧。”
问心无愧。在金钱、性命还有名誉的暗流涌动中,那些隐藏的真心在熠熠生辉。李会说苏的演技不好,可同样也会为他仗义执言;苏看起来是个花瓶,可背后也有为女性发声的勇气;关看似油嘴滑舌,左右逢源,可也会担心大家的性命,为齐保守秘密。
只是可惜现实,来得比电影要残酷许多。 看着情节不难想到当初民国的景明楼事件。确实和苏梦蝶说的一样,“那间受尽耻辱的房间里,不止那一个女孩,之后又还会有多少”,当初民国的那些女孩,凌晨两点从房间里逃出来,想向“正义的使者”警察署求救,却得到了什么?一而再再而三的等待,最后落得监狱的下场,罪名竟然是戏谑的“引诱勾引盟军”。她们把自己的伤疤揭露给“正义”,他们却将这伤疤撕裂给世人观赏,让黑暗蚕食凋败的花蕾。
苏梦蝶。“梦蝶”有些庄周梦蝶的感觉。庄周分不清梦境与现实,而苏分不清自己和那些受害的女孩们,所以在听到大家对歌女舞女的不屑和冷嘲热讽时,她会满含愤慨的泪水为她们打抱不平;在大家都害怕军统找自己麻烦,为拍出真相而犹豫不决时,她会毅然决然地说“我愿意出演”。因为她知道她们都是那个时代女性的缩影,饱受欺凌广大弱势群体的缩影,所以也许不是什么同理心太重,也许只是一些无法言说的感同身受。前夫索钱,记者造谣,听上去有些阮玲玉的影子,但两人又有些许不同,苏更加坚韧,不向生活妥协,敢于挑战世俗的眼光。面对陆的诋毁,她抡起包就向他砸去;面对前夫的敲诈勒索,她也敢于诉苦,说出事情的真相。也许这是后世期望看到的阮玲玉的形象,也许是后世对阮的些许遗憾。
“您的小小歌鸟,现在要远行了” 夜莺最后到了越南,那是之前她的歌声中的远方,那里的晴天很长,但是他们没有携手前往,未来也不能够由他们安排,但还是像片尾曲《七八九月》所祈祷的那样——十二月请为你春暖花开。
这是一群被时代冷落的人想扬名立万的故事,是他们在暗流涌动中追寻真相和坚守真心的故事,是对那个年代的一些声泪俱下的控诉,也是些许对未来的美好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