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大学生网,大学生三下乡投稿平台
 

浅析《妻妾成群》中的女性形象以及女性悲剧的成因

发布时间:2024-07-12 关注: 一键复制网址
摘要:《妻妾成群》是当代文学作家苏童的作品,是他由先锋小说的写作转向新历史主义小说写作的代表作之一。这部小说篇幅不长,主要以20世纪90年代北洋军阀混战至第一次国共内战前夕这段时间的社会状况为背景,讲述了旧时代下庭院中的女性的生存史。苏童作为现当代以来相当会写女性的一位作家,在这本书中主要塑造了颂莲、毓如、卓云以及梅珊这几位庭院中的女性形象以及她们的悲剧性结局。以下从四位女性的形象展开,最终总结归因宅院中女性最终活得“不像人”的悲剧成因。
关键词:《妻妾成群》;女性形象;悲剧成因
    一、宅院中的女性们
    (一)颂莲:宅院女性争斗中的受害者
     颂莲的出场就暗示了她在这庭院之中绝对是处于弱势的,“傍晚时由四个乡下轿夫抬进花园西侧后门”“悄悄地从月亮门里挤进来”就表明她进入陈家是不受重视的并且无人理会。即使她一开始的身份是在相关小说中具有抗争性的女学生,处于弱势的地位是绝对不会允许她成为所谓改变自己命运的女性。因为她的绝对弱势导致了她的悲剧,她只会成为这场女性斗争中的受害者。
    一般来说,在许多小说里的女性,但凡是读过书的并且年纪小的,大多是具有斗争性有着旺盛生命力的。诚然颂莲接受过新式教育,但是自从她丧失自己的父亲后缺少经济支持,她就失去了原先对于自己的生命的选择权,由于她自身开始是大户人家的小姐,所以她对于金钱是天生存在着依赖的。正是因为她对自己的生命的理解不够全面,自甘把自己“卖个好主”,不愿意失去原先的条件优渥的生活所以她才会陷入泥潭。也从这里看出她的性格里多一点对良好生活的贪恋以及缺少反抗性,所以才会在陈家宅院里被先来的三位太太异化,从原先年轻清秀的女学逐渐变得扭曲开始尝试加入吃人者的行列,将自己因为年轻得来的一点点权力,开始近乎野蛮的刺破卓云的头皮,强加凌虐的欲望施加到企图忤逆她的雁儿身上。最后看清自己的地位,她在与大太太二太太的争斗中毫无胜算,甚至产生了二心之后看到了梅珊的死亡,众多打击之下她终于承受不住自己的异化,也因为自己原先是年轻学生在社会经验上实在不如其他几位太太,最后心理崩溃魂灭,变成一个疯子。
    (二)毓如:宅院中男权主义的殉道者
    她作为陈佐迁的元配、当家主母,实际上在行使男性授予的权力,倾轧其他小妾的生存空间。她是一个被封建礼教侵蚀迫害的女性,信奉着封建礼教规定的男尊女卑和三从四德,她完全归附于陈佐迁为首的在这个大院里代表着绝对男权制的附庸者。她对于丈夫实际是绝对服从的,甚至在行使自己的权力在规训其她小妾的举止行为。她可悲就在于她一直在守卫者男权制的尊严,自己却不知道自己也是深受其害的人。
    她可恨的地方也来自于她对于父权的绝对服从。因为以自己的丈夫为中心所以不仅仅忽视了自己的生存的同时,忽视了其他女性的正常生存,她与其她小妾是没有表面那么麻木冷漠的。她嫉妒其她三位小妾,尤其是梅珊与颂莲,这主要归结于她们足够年轻漂亮所以分走了原先她丈夫倾注于她身上的爱,这样的嫉恨就导致了她注定无法成为一个能够和谐几位太太之间关系的主母,她对于梅珊与颂莲的遭遇多少是会带有幸灾乐祸性质的。
封建大家庭中所谓的主母
    (三)卓云:宅院女性斗争中的投机者
    卓云是几位女性中让我完全看不到一点仁慈之心可怜之处的人,她的存在就是那个时代在后院被男权主义彻底浸淫落后女性的写照,她在几位太太之间像是一个投机客,圆滑且阴险。透过她言行可以看出出嫁前实际的社会地位较高,在她的为数不多的出场画面中,她几乎从来没有在谁那边吃过瘪,就算是受到了打击也会睚眦必报。她并不算老,但是却是被封建思想规训的行尸走肉,是几位妾妇中较为有城府的一位。
    她和陈佐迁以及大太太毓如之间的关系较为紧密,她可以算是作为维持男权压迫的一个推手,她的存在就似乎是为了拖颂莲进入泥潭,让梅珊彻底身死的侩子手。阅读小说不难看出卓云与毓如是几乎没有多少矛盾冲突的,她与毓如本就是一派,为了维持压迫,她在做表面功夫,给颂莲灌输后院中肮脏落后的野蛮生存法则,抓住梅珊的致命弱点在她企图违抗陈佐迁为首的男性压迫时给予她致命一击。她就是后院中的投机客,不断周旋在男权势力以及反叛者之间,最后完成对于男权的维护,也是保证她自己在后院中的位置。
    (四)梅珊:宅院封建压迫下的抗争者
    她实在美丽,前半生作为戏子的生活给了她对于自由的向往,在舞台上和在陈家大院里的冷清,对她来说偷情就是反抗,但也最终命陨黄泉,红颜薄命。她在这四个人当中是被用了较多文字来描写其美丽动人的一位姨太太,面容明艳的女性,尤其是前半生职业多少带些不光彩颜色的,在诸多小说里大多是离经叛道的反抗者。
    她在庭院中过于寂寞,这里可以跟她的身份相关照,她原先作为戏子本身就是四处巡游,在众多看客的围观欣赏之下上台表演的。前半生的梨园子弟的经历给予了她一颗躁动不安的心,所以对于一朵花而言,在野外开放被众多路人欣赏,最后却被连根拔起栽在小庭院中只能供一个年事已高的富老头观赏,甚至在她周围还有一群与她争斗夺取养分的其他花卉,她自然会感到沉闷无聊,甚至怨恨这样的生活。她的奔放也给予了颂莲一点反抗躁动的因子,她与医生偷情被颂莲撞破,间接地推动了颂莲倒向飞浦。而强权的重压之下她本身就是带着锁链起舞,最后身死实在是意料之中,而她的死亡让颂莲彻底看破真相最后失去理智。
    二、大宅院中女性的悲剧成因
    这本小说里的女性是具有悲剧色彩的,她们或者在封建压迫之中早已麻木沉沦,甚至变成了加害者,也有的企图反抗却因为势单力薄且反抗的不够彻底所以最后身死魂亡。针对她们的悲剧结局,我认为由以下两点。
    (一)男权制文化对于女性的残害
    首先她们对于男权制文化都是毫无还手之力的,并且是主动接受沉沦的,即使是颂莲这样的受过新式教育的女学生,在大宅院的熏陶下也会丧失作为独立女性的尊严。男权压迫下,她们只能将不满和郁闷发泄在彼此身上。“痛苦的四个女人,在痛苦中一齐拴在一个男人的脖子上,像四颗枯萎的紫藤在稀薄的空气中相互绞杀,为了争夺她们的泥土和空气”。
    男性的权力制造了四位女性之间相互斗狠的环境。但是这其中,由于陈佐迁的性无能无法进行生育,其实间歇地导致了他的权力地位并没有那么稳固,这也是梅珊最后与医生偷情的原因之一,可以这么说,陈佐迁形成的这个后院的环境,引起矛盾但没有把她们完全推向死亡与覆灭。
    (二)女性存在的劣根性
    小说中,推动着颂莲人格异变的主要因素其实是相同地位下女性之间的相互残害。
    女性对于男性的依赖,以及她们自身存在的性格的缺陷,使得她们认为夺得男性的宠爱就是获得了生存空间,因此被困于深院之中的四位女性才会在得到这一结论后,想方设法地与彼此斗狠,不同于常人间起矛盾在口头上说说,她们之间甚至有颂莲直接动手使得卓云见血的残忍场面,以及卓云最后借她人之手完成了对梅珊的报复。她们本身存在的嫉妒心理等等促使四人之间产生诸多矛盾。在这中间,颂莲看到了自己的变化,所以感叹道:“我就不明白女人到底是个什么东西,女人到底算个什么东西,就像狗、像猫、像金鱼、像老鼠,什么都像,就是不像人。”也是最后梅珊和颂莲因为没有完成对于封建男权制文化的完全臣服所以成为了牺牲者,这场战争中胜者在争斗开始就已经注定,只有早早被规训的人才能勉强存活下来。
    结语在读完这本小说之后,我们其实可以见得封建思想对于女性的荼毒之深。苏童结构了宏大的历史主题,以四个女人的斗争向我们展示了即使新思想以及传播的情况下,顽固的旧思想依旧在民间盛行,继续残害女性的当时的社会状况。这也给我们带来了诸多思考,让我们在哀悼她们的命运的同时,也会对于当下的社会现状对比思考。
 
作者:石韵菲 来源:多彩大学生
投稿流程投稿须知常见问题积分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