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大学生网,大学生三下乡投稿平台
 

把责任与担当谱入时代之歌--《第二十条》观后感

发布时间:2024-08-24 关注: 一键复制网址

余秀华曾落墨,“一个能够升起月亮的身体,必然驮住了无数次日落。”这具身体上的“责任”与“担当”,能够强大到“驮住了无数次日落”,这已然是达到了该精神崇高至上的境界。惟有以“责任”作符,以“担当”作序,才能谱出时代里最铿锵的一支乐章。《第二十条》为我们娓娓道来了三个感人至深的故事,但更彰显了中国人民检察官对责任持肩、担当入心的诠释。

“法,不能向不法让步。”这是责任,这是对法律的责任,对公平的挚心维护。影片中的女检察官吕玲玲,冒着被停职、调岗的风险,也要去寻找那把被刘文经家属事后藏起来的刀——这是能证明也是唯一能证明王永强属于正当防卫的物品。在她身上,我们可以看见她执着于守护底层劳动人民的合法权益。尽管各种各样的先例都在警醒她,王永强犯的就是“故意杀人罪”,“当所有人都哭时,当哭成为一种表演时,应当允许有的人不哭。”吕玲玲呈现了莫言所说的这一点,但归根结底,这一切行动的源头都是她心中对法律、对人民的责任。

由影片走入现实,君且看,古有陈独秀、鲁迅等人担起救国之责任,在旧势力的不认可下仍坚守新文化运动,成就“此后如竟没有炬火,我便是唯一的光”;君且看,新冠暴发之际,无数医护人员舍小家顾大家,挺身而出,一封封请愿书更是让我们明白,他们发现了为国家、为社会尽责的乐趣;君再看,北大才女黄文秀积极下乡,响应政府的扶贫工作。是什么能够让她放弃高薪而愿踏上泥泞,走向扶贫?我想,也是责任。若把时代比作一片荒漠,那么个人身上的责任也许就是那一粒沙。当越来越多的沙粒汇聚在一起,便会自下往上升起一股不息的热忱,方能有力量去发掘地下之水,成就时代里的“绿洲”。

“我们办的不是案子,是别人的人生。一次犯罪不过污染了水流,而一次不公正的却污染了水源。”这是担当,这是能够担起无数责任的担当。韩明肩负责任,心向担当,在摇摆不定中,他选择了正义。他的儿子韩雨辰因在厕所见义勇为,制止校园霸凌而被人立案,但始终不向恶势力低头,那也是一种担当。“险夷不变应尝胆,道义争担敢息肩。”人无担当而不立,无担当者,我们避之如蝼蚁。落马官员靳东已经违背了他入党时的初心,在金钱的诱惑下迷失了自我,这便是心中无担当的表现。知法犯法更是令人厌恶。我们每个人,都应该争当前者,不做后者。

时代之歌永远没有完结篇,我们应当承前辈栉风沐雨所创之中国,担当起康庄大道上的重任,于百舸中奋勇当先,共同托付起时代之重任。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愿吾辈青年都能学习影片中的吕玲玲与韩雨辰。“故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时代向远方高歌,我们当肩负责任与担当,前程似锦,来日方长。

作者:项陈皓 来源:福建农林大学
扫一扫 分享悦读
  • 微咸
  • 我的海,我的根
  • 07-16
  • 温暖的社区
  • 《温暖的社区》讲述了“阳光家园”社区中居民们相互关爱的故事。以李大爷修剪花草、晓妍帮助老人、王大哥张大姐经营便利店并热情待人等
  • 07-16
  • 黑月亮
  • 钟阿大把孙子钟小民送走时,太阳刚刚升到头顶。农历八月间的日头虽然弱一些,但仍火辣辣的燎人。
  • 07-16
投稿流程投稿须知常见问题积分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