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9日,佛山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组织大三食品科学与工程1班全体学生与食代青年特训队队员代表近五十人,赴广东省现代农业(热带甜玉米)产业技术研发中心开展劳动实践教育活动。活动由特训队指导教师何婷婷、汪浪红、刘富来带队,通过实地劳动深化学生对农业科技与产业发展的认知。
产学研结合 田间课堂学真知
广东省现代农业(热带甜玉米)产业技术研发中心负责人、佛山大学副教授杨泉女热情接待师生一行。活动伊始,杨泉女以“国家战略背景下的甜玉米种子研发”为主题,向师生介绍了中心的核心功能。她指出,甜玉米作为我国重要经济作物,其种质资源创新和良种培育对保障粮食安全、助力乡村振兴具有重要意义。“研发中心不仅承担科研任务,更致力于推动科技成果惠及农民,服务地方经济。”杨泉女表示。
随后,师生们走进育苗基地,近距离观察甜玉米育种流程。杨泉女结合田间植株生长情况,讲解品种选育、病虫害防治等专业知识,并与学生就现代农业技术应用展开互动交流。
劳动砺心智 实践出真章
在劳动实践环节,杨泉女为同学们布置了一项特殊任务:在45分钟内完成三层架玉米棒子的剥离、装袋及场地清扫工作。她现场演示了手剥与脚踩两种传统脱粒方式,强调劳动技巧与团队协作的重要性。学生们分组行动,有的负责剥离玉米粒,有的整理装袋,有的清扫场地,短短半小时便高效完成任务。
劳动结束后,杨泉女带领师生走进番茄种植区,邀请大家现摘现尝新鲜果实。“亲手劳动后的果实格外香甜!”一位大一学生感慨道。同学们在汗水中体验农耕辛劳,在丰收中感悟劳动价值,实现了“精神与实践双丰收”。
以劳树德 食代青年显担当
本次活动是佛山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贯彻落实《佛山大学本科生劳动教育实施方案》的生动实践。方案强调将劳动教育融入专业课程,通过“田间课堂”“生产一线”等形式,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知行合一的品质。学院副院长汪浪红表示,未来将持续推动劳动教育与专业教育、思政教育有机融合,引导“食代青年”树立“爱劳动、有担当”的精神风貌,为乡村振兴与食品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青春力量。
此次活动不仅让学生在实践中深化专业认知,更以寓教于劳、寓教于乐的方式,弘扬了新时代劳动精神,展现了佛山大学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的创新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