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更好的治理国家,各个朝代,各个国家都会通过制定法律以达到治理国家的目的。法律规范了人们的行为,使得社会稳定,国家安定。但是法律最重要的就是在心中要有一把戒尺,因为只有这样才能扬帆远行。
纵观古今,唯有法律贯穿历史,从古代的商鞅变法,李悝变法到新中国成立后的宪法、刑法等各种法律法规的出台。可以看出,法律思想的源远流长,如果一个国家没有法律,那么这个国家就不安定不完善。宪法就像是人的衣服,和人有着密切的关系。宪法能够牢牢地保护我们。这实际上是一种自我约束和自我管理的工具,在当今,宪法充当了“自律”的工具,帮助人们认识到以法克己的道理。
沈从文说:“宁愿在法度内灭亡,也不在法度外苟活。”没有法律,人的行为就没有正误之分,人生也就缺乏赖以依存的轨道,如脱缰野马,悲剧连连。如果一个国家没有法律,如何挺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如果一个家庭没有好的家规,如何培养出顶天立地的儿女?那些无视制度制造伪劣食品的黑心商贩,那些无视规则醉酒驾驶的司机,那些无视国法党纪的贪官污吏,哪一个在法网之外苟活呢?2020年7月7日,杭州一女子下楼取快递时,被便利店店主偷录视频,并与朋友编造“少妇出轨快递小哥”的话题进行传播。事件不断发酵后,该名女子选择报警,随后向法院提起自诉。2021年4月,法院判决该便利店店主和其朋友,因犯诽谤罪,判处有期徒刑1年,缓刑2年。“有人为了博眼球、赚流量,不惜编造、杜撰事件伤害他人。作为公民,我们的人格尊严受到宪法保护。”《宪法》在保障公民基本权利的过程中,明确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宪法》第三十八条明确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禁止用任何方法对公民进行侮辱、诽谤和诬告陷害。当前法治社会下,网络不是真空地带,更不是法外之地,绝不允许任何人利用网络空间对公民进行侮辱、诽谤,一切侵犯公民人格尊严的行为,都将受到法律的制裁。这不仅让我认识到宪法保护每个人,维护每个人的尊严,也在告诫我们要尊重宪法,遵循宪法。要将宪法做一把戒尺放在我们的心中,唯有如此我们才能扬帆远行。
法制如日月,更似满天星,无处不在点亮人心,法律像一位朋友陪伴我们的成长,保护着我们。在我看来,法,犹如有力的锤子,打破了君主专制的剥削与压迫,赋予了人民民主与权力;犹如正义的牢笼,禁锢了人类的恶念与贪婪,带来了善良与美好;犹如坚定的屏障,保障着人们美好幸福的生活……
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一直为我国所倡导,于是在1999年历史的巨笔将它写进了宪法。为何要依法治国呢?习近平总书记曾说:“法律是成文的道德,道德是内心的法律。”依法治国旨在用宪法之魂构建和谐社会。法律给了人们一定的道德限度,让人们能够学会尊重,给人以尊严,学会思考,给人以民主。
古人对安定社会曾有过这样的定义:“海内升平,路不拾遗,外户不闭,商旅野宿焉。”然而今天没有了君主,宪法将带给人民更大更好的美好幸福生活。依法治国旨在达到“国治民安”,若没有法律其结果是无法想象的。在古代,强盗土匪是无法无天的,他们四处为害,致使人民百姓的生命安全都得不到保障,财产保障更是无从提起。现今社会上的一些大贪大腐的官员亦是无法无天的,他们只为满足自己的私欲,于是便做社会的蛀米虫,贻害人民,其后果是受到了法律严厉的制裁!
而现代社会生活下的我们,有宪法保障我们的安全,维护我们的权利。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法律权威、法律效力。全面贯彻实施宪法,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首要任务和基础性工作。宪法及法律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它们是人民飞向美好幸福生活的翅膀,我们每个公民都应该有这样一对翅膀,要不断增强自己的法律意识。这意味着我们不能同盲人摸象一般,因为眼前一片黑暗而片面地认识和定义宪法。我们都必须以宪法为根本的活动准则,并且负有维护宪法尊严、保证宪法实施的职责。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一切违反宪法和法律的行为都必须予以追究。
宪法并不是是一种约束,而是放在我们心中的一把戒尺,以此促使我们的前行的帆船能够扬帆远航。
(安徽中医药大学 韦晶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