鹰击长空擦亮青春底色
时光见证历史征程,岁月不改国人真心。回望山河,历经沧桑,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每一步都凝聚着一代代青年的热血与担当。在那个风雨如晦的年代,一群平均年龄仅二十余岁的青年,于嘉兴南湖的红船上点燃了革命的火种,开启了中华民族复兴的伟大征程。
时至今日,我们迎来了九月三日抗战胜利纪念日的盛大阅兵式。三军列阵,铁甲生辉,战鹰呼啸,长剑倚天。这场阅兵不仅展示了国威军威,更彰显了新时代中国青年继承先烈遗志、捍卫和平的决心。在习近平总书记的坚强领导下,全国人民团结一心,正以昂扬的姿态迈向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
青年始终是国家发展的中流砥柱。无论是革命战争年代的冲锋陷阵,还是和平建设时期的默默奉献,青年一代总是勇挑重担。在抗疫斗争中,无数“90后”“00后”白衣执甲、逆行出征,用行动诠释了“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崇高理念;在科研攻关前沿,年轻的面孔潜心钻研、勇攀高峰,让中国智慧闪耀世界;在乡村振兴一线,青春的脚步丈量土地,用汗水浇灌希望。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
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生在红旗下,长在春风里,更应珍惜来之不易的和平与发展环境。九月三日的阅兵式提醒我们,和平需要捍卫,发展需要奋斗。我们要继承和发扬先烈们的爱国精神,坚定理想信念,练就过硬本领,将个人理想融入国家发展大局,勇做时代的弄潮儿。
实现理想的道路从来不会一帆风顺。青年要深刻认识“欲知大道,必先为史”的道理,从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明史中汲取智慧,从百年党史中获得力量。要学习长征途中平均年龄不到25岁的红军将士们,以“万水千山只等闲”的气概克服艰难险阻;要像抗战时期的青年那样,在国家危难之际挺身而出。唯有在思想认识上筑牢根基,才能在行动上坚定有力。
让我们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自觉维护国家利益和民族尊严,积极响应时代召唤。在日常学习工作中锤炼品格,在实践锻炼中增长才干,以青春之我、奋斗之我,为民族复兴铺路架桥,为祖国建设添砖加瓦。在实现中国梦的生动实践中放飞青春梦想,在为人民利益的不懈奋斗中书写人生华章!
校园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