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大学生网,大学生三下乡投稿平台
 

扎根基层四十载,仁心照亮健康路

    发布时间:2025-08-11 阅读:
    来源:多彩大学生网

——访湖北医药学院1984届校友魏国圣的全科坚守

在汉川市人民医院的诊室里,身着白大褂的魏医生看完门诊最后一位病人。这位毕业于同济医科大学郧阳医学院(现湖北医药学院)的老校友,已在此扎根基层医疗一线近四十个春秋。他的职业生涯,恰是中国基层医疗从薄弱到振兴的缩影,更见证了"健康中国"战略在社区土壤中生根发芽的壮阔历程。  

初心如磐:从"湖医"学子到健康"守门人"

"那时听诊器、血压计、体温表就是全部家当,但老师们说'医者仁心比设备更重要'。"谈及母校湖北医药学院的求学岁月,魏医生眼中泛起光彩。1980年代初的医学教育条件艰苦,却塑造了他扎实的临床基本功和"到群众最需要处去"的信念。毕业后,他放弃大城市医院机会,毅然回到家乡基层卫生院,成为居民口中"啥病都能看"的"万金油"医生。  

破浪前行:亲历基层医疗的时代蝶变

从骑着自行车出诊的赤脚医生时代,到如今配备数字化健康管理系统的医院,魏医生亲历了基层医疗的沧桑巨变。"过去看感冒发烧是主业,现在要管高血压糖尿病随访、做家庭医生签约、搞健康宣教。"他翻出泛黄的出诊记录本与电脑里的电子档案对比,"全科医生早不是'开药大夫',我们是居民全生命周期的健康管家,这才是'健康中国'的根基!"  

直面挑战:在变革中探寻破局之道

面对当前基层医疗的挑战,魏医生直言不讳:"人才短缺仍是最大痛点。"他算了一笔账:社区医院年接诊量超3万人次,但全科医生仅6名。尽管国家通过医联体输送三甲专家、AI辅助诊断系统提升效率,他仍期待更实质性的突破:"要让年轻人愿意来、留得住,需在待遇、职业发展上给足空间。"  

薪火相传:给青年医者的时代答卷

当被问及对临床医学专业学弟妹的寄语,这位鬓角染霜的老校友语气铿锵:"记住三句话——医术是根,仁心是魂,百姓需求是方向!"他特别强调全科医学的广阔前景:"慢性病管理、老龄化服务、社区康复...哪里不需要全科?在'健康中国'的蓝图里,基层就是青年人的主战场!"  

漫漫白衣路,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无数如魏医生般的基层健康"守门人",用数十年如一日的坚守,在社区小巷书写着"大医精诚"的时代注脚。  (通讯员:刘秀琳)

 

校园新闻推荐
  • 安徽中医药药学院社区同学获奖
  • 今年暑期,药学院“一站式”岐黄社区积极响应国家关于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号召,精心组织开展了相关三下乡活动。该活动以岐黄文化为
  • 2025-08-10
    阅读
    扫一扫 分享悦读
    多彩大学生网公众号
    微信扫码关注多彩大学生公众号
投稿流程投稿须知常见问题积分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