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大学生网,大学生三下乡投稿平台
 

华南农业大学珠江学院“筑梦星辰”队结对白岭头村,绘就乡村教育振兴图

发布时间:2025-07-18 阅读: 一键复制网址

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7月7日,华南农业大学珠江学院“筑梦星辰队”与源西街道白岭头村党总支携手举办的暑期支教结对仪式正式启动。此次活动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发展素质教育,促进教育公平”的重要精神,是教育帮扶领域的关键举措,更是乡村振兴战略下的创新实践。

图为为结对仪式做最后准备工作

白岭头村始终以省委“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为行动纲领,将教育帮扶作为破解城乡发展不平衡、激活乡村内生动力的“金钥匙”,在推进乡村振兴的征程中树立了鲜明的示范标杆。作为 “百千万工程” 的积极践行者,该村深刻认识到,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的核心在于人才振兴,而人才培育的根基在于教育—这正是工程中 “以城带乡、以工补农”理念在教育领域的生动实践。

此次华南农业大学珠江学院“筑梦星辰队”与白岭头村结对共建,正是白岭头村落实“百千万工程”中“资源下沉、精准对接”要求的关键举措。通过高校智力资源与乡村教育需求的深度融合,不仅要把城市先进的教学模式、数字化教学工具引入村小课堂,更要借助大学生团队的活力,为乡村孩子打开望向更广阔世界的窗口,这与工程“推动城乡要素双向流动”的导向高度契合。

图为语言艺术支教组毕欣和、陈吟进行诗朗诵

仪式上,白岭头村副主任吴洪添对指导老师和支教教师寄予了厚望。他表示,希望支教教师们能够“既授鱼更授渔”,不仅传授知识,更要引导孩子们掌握学习方法,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同时,他也期待支教教师们能够用真心换取童心,成为孩子们成长道路上的良师益友,打开他们视野的大门。

源西街道团委副书记邓捷在发言中强调了提高政治站位的重要性。他指出,要坚持以党建带团建,推动结对工作深入开展。同时,他还提出了聚焦重点工作、以特色品牌打造推进结对工作落地生根的具体要求,为双方的合作指 明了方向。

作为党员代表,华南农业大学珠江学院筑梦星辰“三下乡”指导老师邓添文在介绍队伍情况时,话语中始终透着对党的教育事业的赤诚:“‘筑梦星辰队’是一支由不同专业青年学生组成的‘红色先锋队’,孩子们需要什么,我们就带来什么。语言艺术课帮他们练就流利表达,音乐课用旋律播撒快乐种子,手工课培养动手创造能力,篮球课强健体魄,绘画与书法课则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她进一步强调:“作为党员,我们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对青年的嘱托,深知‘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这次支教就是要把大学课堂的知识转化为乡村教育的养分,用青年党员的朝气、大学生的专业素养,为白岭头村的孩子们搭建起通往广阔世界的桥梁。让每个乡村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正是我们践行‘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初心使命的具体行动,也是用实际成效响应党的二十大‘促进教育公平,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的生动实践。”

图为“筑梦星辰”队与白岭头村正式结对

结对仪式在热烈庄重的氛围中落幕。语言艺术、书法等精心准备的课程便随孩子们的期待如繁花绽放。支教教师们各展所长,将创意与趣味融入教学,让知识在互动中传递。轻松的课堂上,专注的目光与笑声交织,孩子们追着提问、投入学习、分享成果时的亮眼模样,既见证了视野的拓宽,也印证了新技能的掌握—这些闪光瞬间,正为他们的成长添上温暖底色。

图为手工组老师在教学扭扭棒

图为绘画组老师在教学画像

此次活动深刻印证了乡村教育作为乡村振兴“根脉工程”的核心价值,双方一致认为,教育是斩断贫困代际传递、驱动乡村长远发展的关键。双方承诺以此次结对为新起点,持续深化合作,构建常态化交流平台,引入优质教育资源、创新教学模式,为提升乡村教育质量、促进孩子们全面发展注入强劲动能,携手擘画乡村教育振兴的壮阔图景。(通讯员 梁悦彤 赵佳慧 严文慧 王裕轩)

 

作者:多彩大学生网 来源:多彩大学生网
扫一扫 分享悦读
  • 安徽中医药大学代表队在第八届安徽省生命科学竞赛中再创佳绩
投稿流程投稿须知常见问题积分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