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信息学院“湘信传薪火,沅水润童心”团队
(通讯员 邹湉靓 宋春燕)7月11日,由湖南信息学院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组成的“湘信传薪火,沅水润童心”团队在蒋家垅社区开展一堂别开生面的国学课。团队以甲骨文为载体,通过沉浸式、互动式教学,引导小学生在趣味学习中触摸汉字根脉,感悟中华民族深厚文化底蕴,以实际行动响应“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时代号召,为教育振兴注入文化动能。
课堂上,授课老师以“猜字游戏”开启文化探索之旅。通过展示“日”“月”等甲骨文符号,鼓励学生们发挥想象力,联想现代汉字。在破译甲骨文的‘文字密码’过程中,学生们触摸中华文明的根脉,实现古今文化的对话与传承。“甲骨文好有意思,古人好聪明啊!”一名学生兴奋地说道。
为强化教学效果,课程特别设置"身体拼字"实践环节。学生们分组协作,通过肢体语言生动再现甲骨文字形结构。潜移默化间,团队默契悄然形成。社区工作人员表示:“这不仅是对汉字结构的认知,更是对团结协作、集体精神的生动实践,与新时代‘五育并举’的教育理念高度契合。”
课程结尾,授课老师引导同学们以甲骨文思维设计现代词汇。"外卖"这一新时代的生活符号,被学生们创造性演绎为"手持食盒的奔跑人形与房屋组合"的巧妙组合,生动展现出传统与现代的完美融合。这一教学实践深刻印证:汉字不仅是文化载体,更是活的文明基因。当三千年前的造字智慧点亮当代少年的创新思维,我们看到的正是中华文化生生不息的传承密码。
薪火相传启新篇,文化自信润童心。从象形文字到现代汉字,从课堂学习到实践体验,传统文化在创新教学中焕发新生。这生动诠释了"文化自信要从娃娃抓起"的深刻内涵,展现了新时代青少年传承中华文脉的使命担当。让我们期待,这颗文化的种子将在孩子们心中生根发芽,绽放出更加绚丽的花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