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旸嘉永远保持纯粹的初心
“做一个时刻保持清醒的人,想清楚自己大学四年希望收获什么,以及未来你想成为什么样的人。”食工类1701班的丁旸嘉这样说道。保持着永远思考、永远进取的纯粹初心,她不断在学习中归纳,在授课过程中总结,最后,被评选为2018-2019年度学习支持中心“金牌讲师”。
因为想做,所以尝试
说起成为有机化学讲师的契机,丁旸嘉的回答显得很单纯:“其实就只是当时我觉得自己的学习方法不错,又想找到一个知识输出的平台,学习讲师恰好满足了我的需求。”成为讲师或许是一个不小的挑战,但是对于这样一个简单直率、敢于尝试的女生,或许只要“想做”就够了。这正如她自己一开始所说的,只有秉持着最纯粹的初心,才能走完最艰难的路途。
因为责任,所以认真
总结自己的学习方法、备课、修改PPT、调整授课方式……丁旸嘉在成为优秀讲师的路上孜孜不倦地努力,不忘初心地前行。“金牌讲师”是一种荣誉,更代表着一种肯定。她提到:“我曾做过一个问卷调查来了解听课同学的意图,他们有的是想修回学分,有的是想学习一些小技巧,所以结合学科部每次发来的上课学生名单,我都会有针对性地备课,尽量能最大程度的满足同学们的需求。”这听起来或许很简单,但若不是最真诚的热情又如何能想到这样为他人考虑。
在这整个授课过程中,丁旸嘉不仅协调好了讲师的身份和自我学习的过程,更是通过给别人授课来不断回顾知识点,以得到新的认识。对此她举了一个简单的例子:“有机化学是一门知识点多而杂的学科,有时我也会忽略一些细节。但是通过授课,我巩固了自己的知识体系。对于这门课,我们需要抓住其核心,那就是四大反应,你会发现每个单元介绍不同的物质的特征反应其实都囊括在四大反应中。”
关于自己学习和授课的不同,她也有自己的看法:“当我自己学习时好比知识内化,这是容易的;但是要做到知识输出则需要更高的认识。我必须全面了解知识点,理清楚逻辑顺序再向他人传达,并且还要尝试从他人的视角提出新的问题并解决。这里还涉及讲课风格,如何吸引学生注意也大有学问。”成为讲师更是一次拓宽认知面的机会,通过与别人交流沟通而发现另一个世界。正是通过这样的信息交流培养了丁旸嘉的同理心和换位思考能力,并且使她对大学学习的意义了解得更深一层:“大学更多的是培养一种学习能力,多年以后在大学学到的各种公式原理我或许已经忘得差不多了,但是现在培养起来的学习方法却会一直陪伴着我。”
因为热爱,所以选择
除了讲师的工作之外,丁旸嘉也参加了不少活动。她曾获得过第25届湖北省翻译大赛非英语A组笔译二等奖、华中农业大学“改革开放四十年,我与祖国共成长”征文大赛三等奖、国家奖学金等。“我是一个对生活充满热情且有点理想主义的人,许多时候我选择一件事都是出于纯粹的喜欢或者好奇。”她的话语看似是简单的凭喜欢论断,实际却有一种经过沉淀的豁达。多少人兜兜转转、磕磕绊绊,一生沉迷选择、计较得失、考量收获,似乎习惯了于千万条道路中找寻所谓的正确道路,可路在那,本就有千万条。生活中那么多条条框框,不就正是在告诉我们不必格格都入吗?“如果不是因为2+2出国,我可能还会选择继续留任学习讲师。因为我本身就喜欢与人打交道,而我的付出能够帮助到别人又会让我觉得特别快乐。在完成加拿大的学业之后,我可能会去美国读研,之后去一些大型的非营利组织工作,帮助更多需要帮助的人。”最初的目标,也许便是最终的丰饶。
“在大学你会遇到很多诱惑与压力,我也曾一度去追求那些看似光鲜的东西,而离自己的初心越来越远。我希望大家能永远学习、永远理性、不忘初心、一路前行。”
时间:2023-06-16 作者:多彩大学生网 来源:多彩大学生网 关注:
- 丁旸嘉永远保持纯粹的初心
- 做一个时刻保持清醒的人,想清楚自己大学四年希望收获什么,以及未来你想成为什么样的人。
- 06-16
- 张亦涵“教”使“学”更充分
- 最初萌生当讲师的想法是在整理笔记的时候,当时想着笔记整理好之后只在期末用一次真的太不划算了,如果它能被更多的人利用就好了。
- 06-16
- 金姝学无止境
- 金姝,现任华中农业大学食品科学技术学院食工1601班班长,大一任职班级学习委员及院新媒体工作室干事
- 06-15
- 积极上进,努力做到更好
- 她,是一名党员;她,是学生会办公室的部长;她还担任过团支书;在忙碌的学生工作中,她的综测成绩基本保持在专业前五。
- 0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