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大学生网
 

李帅从基层工作的“小学生”到“百事通”

生逢伟大盛世,沐浴时代春风。青年干部一批一批走进田间地头,在广阔的乡村舞台上展现青春风采。“犯其至难而图其至远”,作为一名基层干部,传承母校“自强不息,独树一帜”的校训,挑重担,啃硬骨头,以绵薄之力立足方寸天地,写好基层故事。
毕业前夕,在经历秋招、券商实习后,经过深入了解工作内容和发展前景,李帅选择报考成为一名选调生。两年来,李帅的工作地点换了四处,第一年是驻村锻炼,当时正赶上全国第七次人口普查和脱贫攻坚关键期,一下村就接手了这两项重要工作,之后协助单位派驻村的第一书记从事道路硬化、产业扶持等工作。第二年上半年挂职副镇长期间,分管党建工作和乡镇审计所的建设,下半年在县审计局挂职锻炼,根据安排具体协助某县管企业的审计项目。目前李帅已回到山东省审计厅工作。

勤思好学,做乡村里的“百事通”

作为一名初出茅庐的毕业生,李帅和大批下基层的年轻干部一样,内心有一团干事创业施展才华的热火,但也存在着缺思路、缺方法和缺经历的困扰。他俯下身子、调整心态、勤思好学,踏踏实实当一名农村工作的“小学生”,在多问几个“为什么”、多想几个“怎么办”中锻炼提升。他总结出了三个“要”在指导工作实践。

要用群众听得懂的语言。在农村,由于社会阶层的多样化程度高,群众诉求纷繁多样。李帅所在工作镇人口基数大,村落数量多,他需要发放普查须知,宣传防疫知识,解读脱贫政策,落实环境整治,研究透政策,应对群众提出的诉求,基层工作的桩桩件件都更需要接地气、通民意。驻村和乡镇锻炼一年多来,普查期间李帅负责并完成了两个管理区一万余人的人口统计,疫情期间负责一个管理区的三千余条居民信息录入,完成本职工作的同时,经常根据全镇统筹安排,做好脱贫验收和环境整治工作。

要用群众感受得到的真情。“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人民群众是经济社会建设的实践者,李帅驻村以来,每周至少两次入户走访,与贫困户交心交谈。他帮包的一位老奶奶,子女都不在身边,李帅经常帮她打扫院子,每次走时老奶奶都会捧出一个苹果让他拿着,这种朴素的情感真实流露,让他感慨万千。

要用群众看得见的行动。在乡镇工作期间,李帅负责党建工作,会同党建办成员对接县委组织部,起草党建方案,参与发展党员信息录入、全镇“三会一课”工作的推动和落实等。他不断学习党的最新政策,将理论应用于基层实践中,紧贴基层实际,瞄准工作目标,建档案、做台账、理材料、传数据,忙中取乐、充实满足。工作半年,李帅一共起草撰写四十余份汇报材料,上传两千余条信息。

真抓实干,做业务中的“挑山工”

在走出校园象牙塔到扎根贫困村的过程中,李帅遇到了很多不适,他也在不断通过学习理论知识与工作实践相结合,逐渐自我调整,完成了一次“少点书生气,多点泥土气”的角色转变。李帅所工作村的方言难以听懂,他就通过不断与当地人民交流,练习自己的方言,像普通话里的“可以”“行”,方言就是“管”。

李帅从没在乡村长期生活过,都市的繁华和所驻村的清贫形成较大反差,在向镇领导请教后,他慢慢体会到,不能接受农村的艰苦条件是因为姿态放得不够低,心态没有完全调整到为基层服务中去。于是,他下定决心要融入其中,真正做到为民解忧。于是,他开始学习当地方言,整理了一个“方言学习本”,试着跟普通老百姓唠家常。经过一年的实践,李帅已经熟悉了当地方言,完全可以跟上老百姓的节奏和语言进行交流。

空谈误国,实干兴邦。进入县局锻炼以来,根据审计局党组安排,李帅作为小组负责人带领团队开展某县管企业的审计项目。李帅说:“如果只有求学时积累的书本知识,面对新的挑战也会懵圈、会发怵,还是要勤快一些,请教前辈指导,并且自己肯下功夫仔细琢磨。”在遇到问题时,李帅向前辈请教经验时,学到了“审计人要有敢打敢拼的优良作风,也要有‘细嗅蔷薇’的敏锐意识,轻伤不下火线,不断攻坚克难”。在这种精神的指导下,李帅学着克服畏惧心理,以干代训,看报表、翻账本、查实地、约座谈,不断攻克工作中的“娄山关”“腊子口”,做到“执审为民”,守护好曹县人民的“钱袋子”。他自己要做一名新时代审计工作的“挑山工”。

挂职工作的钟口村党群服务中心

两袖清风,做政治上的“明白人”

清正廉洁是年轻干部的底线,也是不可逾越的红线,李帅说:“作为青年审计干部,要两袖清风,一身正气做人,牢记自己的审计廉政格言,利剑高悬,严守红线。”在兰大的研究生学习生涯,“自强不息,独树一帜”的校训一直指引着他不断前进。他把在母校学到的理论知识和专业知识应用到工作中,奋斗在基层一线。

人生万事须自为,跬步江山即寥廓。作为一名选调生,李帅在基层这方舞台秉持决心、恒心和虚心,在学思践悟和奋发有为中践初心、强体魄、长才干、创事业。躬耕深野处,芳华恰自来,让青春之花在广袤的齐鲁大地上盛开。
时间:2023-03-14 作者:多彩大学生网 来源:多彩大学生网 关注:
  • 李帅从基层工作的“小学生”到“百事通”
  • “工匠”张宇26年坚守实验台
  • 黄芳所有的辛苦和付出,都落在了最美处
  • 守住心中的一方田——专访“李世雄奖”获得者李士阔
  • 专访《自然》增刊“自然指数2018上升之星”重点人物葛炳辉教
投稿流程投稿须知常见问题积分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