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们来讲述学校信息网络中心金培欣老师的故事。
金培欣现任信息网络中心网络部部长。个头不高、走路特快、开车挺猛、网络专家,这是很多人对她的印象。在单位,“铁娘子”“女汉子”是同事眼中她的代名词。在新校区网络基础建设和一卡通建设两个项目中,她身先士卒,双线作战,10月20日提前实现新校区通网、通卡的一级约束指标,在北京信息科技大学信息化建设的历史上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攻坚克难,全凭手中“金刚钻”
新校区校园网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方案复杂,品目繁多,体量庞大,从项目立项之时,金培欣就倾注了自己的全部心血。从经信局申报到财政局审批,她一遍又一遍的修改申报文本,打磨技术方案,加班到深夜已经成了习惯。功夫不负有心人,在她的带领下,经过9个月的不懈努力,校园网项目得到批复,一期投入使用楼宇的校园网基础设施建设得以成型。
7月,校园网项目正式落地实施,但是困难也接踵而至。新机房无法动工导致施工逻辑需要重新规划、竖井强电预留无法满足设备需求、小市政工期安排衔接不上等等,一个又一个的问题就像是拦路虎,立在校园网项目的面前。面对困难,金培欣没有抱怨,更没有退缩,而是在暑假期间,牺牲自己的休息时间,带领团队多次开会研究实施落地方案,与新校区管委会、总包、基建以及施工方多方协调,积极探索,将问题一一解决。
在项目施工最紧要的关头,北京遭遇前所未有的特大雨情,暴雨一下就是几天。当时,正值项目入场初期,金培欣担心雨水会对施工进度和质量产生影响,她穿着雨鞋,淌着没到小腿的雨水,在各个施工楼宇之间巡检。一身雨水,满身泥泞,她都已经习以为常。有一次,由于路滑,她险些滑到,站稳后,开玩笑地说:“这路太滑了,千万不要摔倒了,不然,这活就干不了了,时间可耽误不起。”
9月,设备陆续进场安装。当时,项目建设工期已经十分紧张,为了确保施工进度,金培欣带领网络部的同事,几乎每天都要巡检施工现场。新校区校园网基础设施一期建设,涉及1个中心机房,8个汇集机房,近百间竖井,2511台设备。每一个地方,每一台设备,她都亲自巡检。大到强电改装是否符合标准,小到跳线捆扎是否整齐,任何细节她都不放过。发现问题,她雷厉风行,能够现场整改的,马上整改。有些不好解决的,在每周例会上讨论,直至拿出解决方案。每次去现场之前,金培欣都会在包里装上几块饼干,或糖,因为一进现场巡检,就不知道什么时候再出来,中午赶不上吃饭是常事。
面对新校区纷繁复杂的各种问题,尚不完善的工作环境,她从不抱怨、从未退缩,凭着自身过硬的技术水准和常年积累的工作经验,攻艰克难,凭着手中的“金刚钻”,为新校区师生按时入住保驾护航。
心无旁骛,坚守心中“定海针”
新校区项目招标参数编制之初,正逢金培欣的女儿中考之际,一边是作为一名党员教师的责任,一边是作为一名母亲的义务,着实令人左右为难,不知所措。女儿同学的家长有的已经休了年假或请了长假,为孩子提供好生活保障,陪伴孩子复习冲刺,全心全力,形影不离。金培欣却毅然选择了以工作为重,以保障新校区顺利通网为首要,她想的更多是,入驻新校区的2500名学生不能没网用,教学、科研、管理和师生生活离不开网络。
为了这个目标,金培欣经常一身疲惫、一脚泥土的天黑才到家。别说关心女儿的课业,就是能跟女儿好好交流一下的时间都弥足珍贵。等女儿考完试,一句“感觉考得怎么样”话到嘴边,却说不出口,太多的亏欠使金培欣没了询问的底气。看着女儿哀怨的眼神,金培欣只得对女儿说:“孩子,等你以后进入高中、进入大学,坐在多媒体教室里上课,享受电子图书馆的便捷时,你就会明白网络对于学校、对于师生的重要性了。你们的学校也会有像妈妈一样的信息化工作者,平日或许默默无闻,不为人知,学生们擦肩而过时甚至都不会问一声“老师好”,但是,学校的教学缺不了他们的奉献,学生的在校生活离不开他们的付出。”
公布成绩、报志愿、等录取,金培欣都没有请过一天假,还好女儿争气,考进了理想的高中,这一好消息又给金培欣注入了新的奋斗力量。金培欣说:“作为教育战线上的党员,就是要听党指挥,无论多少艰难险阻、多大风险挑战,都要坚定信念、勇于担当。”她的信念,是学校有工作需要时,冲得上来,豁得出去!坚守这枚心中的“定海针”,是金培欣干事创业的力量源泉。
这就是为新校区信息化建设倾注心血、忘我工作的“铁娘子”金培欣的故事,她的故事也是学校众多信息工作者的一个缩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