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我们将陆续推出一系列信息科大人在不同时期与党和祖国同呼吸,共成长的小故事,来了解信息科大的前辈们是怎样用文化的传承来抵抗艰辛和苦难,是怎样用知识的创造来追求光明和信仰,又是怎样努力用卓越的学术追求与高尚的爱国情操,来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希望通过这些动人的人和事激励年轻的信息科大人,在“勤以为学,信以立身”校训精神的指引下,以即将召开的学校第三次党代会为契机,全面推进“五个环境建设”,建最好的大学,做最好的自己。
这一期,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国立北平高级工业职业学校电机科校友、我国电力及防雷领域著名专家刘继先生。作为民主党派人士,他虽然不是共产党,却依然坚持学习马克思主义,几十年共写下了12本读书心得,时刻谨记自己作为一个普通农民的儿子,能够成长为一名教授级高级工程师是党和国家多年培养的结果。
刘继校友生于1930年11月,是北京顺义人,九三学社社员。他在1946年考入国立高工,1949年2月参加工作,是我国为数不多的高压电及防雷专家,多次主持和参与国防、国家或民用等重大工程的科研、设计、实验、施工,主持和参与国家级科研工作及成果的鉴定、评审、验收工作。刘继注重科技创新,先后获得省部级以上奖励13项。1956年被评为“全国电业先进生产者”。1985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2004年先后获湖北省政府和水利部长江水利委员会授予的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1991年退休后还创办了北京市东辰电力科学技术研究所,该所于1996年获得北京市高新技术企业金牌,2004年被高新技术企业协会评为“百名优秀企业”。
1949年2月,刘继被分配到东北电业管理总局工作。在中国共产党的教育之下,他暗自下定决心,要做一个孺子牛,报效祖国和人民,不计岗位,不计报酬,把自己的一切贡献给祖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和人类最伟大的事业——共产主义。刘继是九三学社成员,作为民主党派人士,他虽然不是共产党,却依然坚持学习马克思主义,几十年共写下了12本读书心得,其中“马克思主义论科学技术和自然辩证法——马克思主义和科学学”专论札记(上、下册,共408页)印刷成书。作为一个民主党派人士,他一直认为九三学社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参与政治活动的党派,心里以鲁迅等党外布尔什维克作为自己的榜样。一次与华北电力学院自然辩证法教授讨论哲学问题时,对方问他都看了哪些马列主义书籍。他回答说:“凡是传到我这里过的马、恩、列、斯的哲学著作(包括未列入〈马恩全集〉的马克思博士论文)以及毛泽东著作中的全部哲学文章,至少都读过了一遍,并写了札记多册。”经过深入交流,对方感到此言非虚。
虽然是工科出身,刘继深知哲学在学科理论中的意义,他不但读马克思主义等哲学书籍,还将其应用到自己的专业中。1977年在第8届国际逻辑学、方法论与科学哲学会议(莫斯科)上发表论文《工程方法论及其在电气工程中的应用》(英文),1987年在中美合办的《科技导报》上发表《从工程方法论看大型水利枢纽工程的生态环境问题》。后来,在《国防”863“高技术产业运行机制研究》课题研究中写出的论文《量化研究的理论基础——工程方法论》获国防“863”一等奖。曾获黑龙江电业局、东北电业管理局、水利电力规划院等部门局级奖励14项。著书、译作31本,用中文、俄文、英文在国内外期刊上发表论文、文章近300篇。
他说:“作为一个普通农民的儿子,我能够成长为一名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参与国家级科研项目和重大工程,是多年来党和国家培养的结果。否则,无论我个人如何努力,如何奋斗,都是不可能有今天的。他在国网公司召开的2006年春节离退休干部代表座谈会上激昂地说:“建设‘一强三优’现代公司的进军号已经吹响,我要活到老、学到老、奉献到老,我最大的愿望就是把自己和诸多电力专家的智慧和经验用到将强电网建设上,为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再立新功。”
本文部分内容摘选自国家《奉献》杂志——“纪念建党85周年”《国家电网公司老党员、老干部风采录》,内容来源西安理工大学校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