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琳琳——做一位学生喜爱、教学负责的好老师

杨琳琳是我校马克思主义学院的一位教师,在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博士毕业后,于2012年到我校任职至今。在工作中,她以严谨认真的教学态度,幽默风趣的课堂氛围,充实多样的实践内容,在思政教育的一线奋斗。她在带领学生走近思政课、热爱思政课的同时,也赢得了学生的喜爱,被学生们亲切地称为琳琳老师。
不忘初心,提升自我

杨琳琳老师在读博期间,发现自己对思政教学有着很大的兴趣,于是选择成为一名思政教师。在教学期间,她发现了思政课程对于教师的知识面要求很高,于是在课余时间她广泛地阅读各种文献资料,努力地学习最新的理论知识,关注各种时事热点,增加知识储备。不仅如此,杨老师还好问则裕,向专家、前辈、同行请教,主动听各种公开课进行学习,向成为一名优秀的思政课教师不断前进着。

对话学生,因材施教

杨琳琳对于讲解思政课有自己的独特见解,她努力钻研,将理论与现实相结合,通过潜移默化的方式带领学生深入学习马克思主义的内涵。

课堂上,她时常采用抢答、辩论等方式提升课堂趣味性,调动学生积极参与课堂互动,从而对所学内容加深记忆和理解,更好地达到教学目的。杨老师还与时俱进,用最新的案例来帮助学生理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让学生真正掌握有关理论。课后,她时常与学生进行深入交流,对于学生提出的种种问题,都认真耐心地解答。

课堂外,杨老师还把大量精力用于指导学生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加深对思想政治理论的理解,并运用所学理论更好地发现、解决问题和服务社会。在指导社会调查项目的时候,杨老师经常从学生的兴趣点出发,因材施教。例如,有的同学喜欢剪纸,她就把剪纸文化作为社会调查的主题,激发学生对于调查的热情。

不辞辛劳,兢兢业业

杨琳琳老师无论是在备课,还是指导学生比赛,甚至课内论文小作业的修改上都不辞辛劳。在指导社会调查的过程中,从选题开始到报告的最终完成,每一个环节,杨老师都尽可能地给予学生最大的帮助,多次的沟通,反复的修改,帮学生联系访谈嘉宾,当学生遇到困难的时候及时鼓励他坚定信心……作为学生的同路人,杨老师热心地帮助每一位同学成长,也和同学们共享成功的喜悦。在马克思主义学院主办的“学习习近平讲话及用典”的活动中,从活动方案的讨论修改,评分细则的准确制定,比赛环节的精心设计,到对参赛学生的悉心指导,杨老师都付出了很多心血。经过她和学院老师们三年多的一起努力,使该活动成为了学校文化节的品牌活动。

感谢教导,师恩难忘

许多学生毕业后,还经常和杨老师联系。有的同学来北京出差,即使特别短的时间内,也会专门抽出时间探望杨老师。考上研究生、工作中取得了好成绩的同学会把好消息与杨老师分享,不会忘记老师教导的恩情。他们在毕业后常对老师说,在校期间,他们可能觉得专业课对他们来讲是最重要的,但是当他们进入社会后,慢慢的就越来越觉得思政课学习的这些理论对他们是很有帮助的,在思政课上学到的,会伴随他们一生,他们永远不会忘记。

三尺讲台,三寸舌,三寸笔,三千桃李,杨老师带领我们走进思政课堂,带领我们成为更好的自己。
时间:2023-01-29 作者:多彩大学生网 来源:多彩大学生网 关注:
  • 杨琳琳——做一位学生喜爱、教学负责的好老师
  • 郭春燕言传身教的信仰传递者
  • 郭春燕言传身教的信仰传递者
  • 郭春燕老师是我校马克思主义学院的一名优秀教师,本科就读于中国人民大学中国革命史专业,硕士、博士均就读于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理
  • 01-29
  • 刘永成将传统文化融入教学实践
  • 刘永成将传统文化融入教学实践
  • 刘永成是我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哲学教研部的一名教授。在数十年的教育生涯中,刘老师始终以坚定的信仰、高度的责任感和蓬勃向上的激情践行
  • 01-24
  • 韩剑英做有温度的思政教学 不断开拓学生的视野
  • 舍娜莉爱岗奉献,探索求新
  • 舍娜莉爱岗奉献,探索求新
  • 舍娜莉是我校马克思主义学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教研部的一名副教授。她到我校从事思政课教育工作至今已近二十七年,经历过多次院系调整与
  • 01-24
  • 吴慧芳无私奉献的人生导师
  • 吴慧芳无私奉献的人生导师
  • “有非常之人,然后有非常之事,有非常之事,然后有非常之功。”如今,有这样一群非常人,他们在大学生的思政教育工作上勤耕不辍,吴慧
  • 01-24
  • 永久奋斗 不改初心——记孙毓仁老同志访谈会
投稿流程投稿须知常见问题积分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