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寒地冻的寒冬天,人们最想要的就是屋子里暖融融、热呼呼的感觉,北方人过冬,供暖是必不可少的。对于咱们学校来说,冬季供暖也是件大事儿,关乎着全校师生的冷暖。咱后勤有位专管供暖30多年的马科长,在他心里,供暖更是天大的事儿,他的酸甜苦辣、梦想追求也全在供暖里边儿了。大家是不是都急于了解下供暖人马科长的故事呢?
他叫马德云,是后勤物业服务科专管供暖的副科长。马科长今年58岁,河北沧州人,18岁来到咱学校后勤,先后做过炊事员、瓦工、司炉工和供暖维修班长,打1991年到现在一直担任后勤物业科副科长,专管供暖。马科长人很普通,高大但不威猛,反透着厚道与亲和。
老革命遇到新问题。今年小营校区锅炉房更新改造和锅炉房内外墙土建装修两项工程同时同地进行,而且工程开工晚、工期短、任务重。马科长要协调、检查,要盯着质量、催着进度,还要部署供暖前期工作,同时要值班。他说:“锅炉房土建,大门被拆掉,整个锅炉房没个人值班肯定不放心呀。”于是,自打8月底两项工程开工以来,马科长就住到了学校,每晚都会到锅炉房,里外看看、转转,白天继续主持工作。工程后期,还要盯紧供暖季节工岗前业务培训,还要跟锅检所沟通验收和试供暖等事情。后勤领导也十分清楚这份责任不轻,经常到锅炉房看看,询问情况,给予支持。越忙事儿越多,赶巧今年十月份物业科另外一位副科长意外摔伤请了长病假,小营校区绿化、卫生和维修等工作的管理又落到了马科长头上。就这样,他从8月份到11月初一直忙得象个机器人,最终保证了今冬的正常供暖。
全力以赴保证供暖试运行。每年试供暖的半个月是供暖人最忙、最累的阶段。就拿小营校区来说,6个人负责18万余平米供暖面积,一方面要为各处暖气片放气,同时要跑维修。尽管前期作了大量检修工作,但因供暖前后管道热涨冷缩,特别容易出现漏水情况,维修量成倍增加,6个人马不停蹄也顾不过来,所以只能按照轻重缓急排队处理。11月5号试供暖当天,合建楼一户家属住户暖气跑水。马科长带人赶到时,那户家里确实水已经跑得比较严重了,户主两位老人非常不高兴地一直责备几位维修人员,马科长带着人边抢修,边挨训,边说好话,最后将合建楼暖气管道的水全部卸掉,晚上10点多钟才完成了抢修,第二天又将水全上满才算完事。供暖季象这样加班加点紧急抢修的事是常事儿,有时三九寒天照样钻地沟卸水,搞得浑身湿透冰冰凉,也得坚持干完活儿上完水。
其实,学校试供暖的第一天,恰好是马科长的生日。当天女儿早早买回了大蛋糕,高兴地准备为老爸好好庆祝一番,可是直到晚上8点来钟马科长才匆匆回家,只简单吃了几口,又匆忙返回学校投入了抢修工作。
马科长的辛苦坚守。都说供暖工作半年闲、半年忙。内行人知道,这闲的半年工作并不少,要完成供暖的准备工作,包括维修管线、设备送审年检、施工更换部件,特别是钻地沟维修的活儿更是后勤最难干的活儿之一。遇到蚊虫多的,打开井盖,黑压压一片虫子往出爬,得先用开水烫过,才能下井干活。只要供暖一开始,供暖相关人员每天上班,周末、寒假、春节一天也不能休息。当然最操心、最辛苦的还是马科长。不说别的,自打他进入锅炉房,30多年中只回老家过过一次春节。都是为人子女的,不难想象,几十年年三十儿都不能陪父母过,那是一种什么样的滋味儿。办公室小何同情地说:“整个供暖季四个月,马科长就把学校当家,每天就只能回自己家吃顿饭。”
马科长的开心时刻。在忙碌的日子里,马科长也有小小的高兴事儿。11月6日供暖的第二天晚上6点半左右,我正在供暖办公室采写他,一个电话打进来,马科长接过电话没多会儿,咧开嘴开心地笑了。放下电话,他长出一口气,原来是一位家属住户因装修导致暖气不热,经过反复分析、查找、加班加点维修,暖气终于热了。马科长放松地靠在椅背儿上,一边介绍着,一边一口接一口地喝着热茶。看得出,供暖季里,能够正常为大家供暖,能够及时有效地解决谁家的供暖难题,就是马科长最开心的事儿了。接到一个“问题暖气已得到解决”的电话,再喝上一杯热茶,马科长整个人那种放松、发自内心的快乐很让人感动。
马科长的梦想与追求。马科长说现在的供暖工作跟以前不一样,虽然咱们的锅炉是越来越先进了,但是各校区的供暖管线还是原来那些,年久老化现象越来越多,而且其他工程对我们管线的影响也越来越大,供暖管道沟的情况越来越复杂;家属区好多房屋出卖给社会人员,他们对我们的供暖设备进行了自主改造,导致许多问题,而且给维修工作造成许多不便。说着他随口给我说了好几处管线的情况,全校供暖管网哪里是什么情况都在他的脑子里,信手拈来。马科长说:“这些新情况我们不能改变,只能适应,并且得想办法做好维修,保证正常供暖。”他还告诉我,现在供暖还要注意做好节能工作,要根据天气情况随时调整,并且特别注重假期里相关无人楼宇的低温运行。
马科长还在继续用他辛勤的忙碌讲述着供暖人的故事。仔细琢磨,其实30多年的后勤供暖服务管理工作,潜移默化中“为全校师生服务、为大家冬季送暖”,已经内化成了马科长生命的一部分,吃苦受累冲在前面都是一种习惯、一种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