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脚步丈量南化塘红色热土
“革命烈士永垂不朽,革命精神永世长存。”6月24日,湖北汽车工业学院“探忆·裕农”暑期社会实践团队来到湖北省十堰市郧县南化塘镇,探寻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王震等烈士们的红色足迹。
南化塘地处鄂豫陕三省边陲,素有鄂之屏障、豫之门户、陕之咽喉之称。南化塘烈士陵园则是在1986年修建的。社会实践队员们初抵达南化塘烈士陵园脚下,一座气势宏伟的纪念碑映入眼帘。踏上一级级的水泥阶梯,队员们才近距离目睹了碑文上的文字,走进陵园内,这里松柏苍翠,碑亭轩昂,庄严肃穆。浏览了纪念亭上精细的雕刻后,在陵园的广场上,队员们看到由徐向前元帅题写的“南化塘革命烈士纪念碑”碑铭。队员们在碑前默哀,向革命烈士致敬以及重温入团誓词。
随后队员们向前走来到了南化塘剿匪烈士纪念碑前,队员们默读碑文,铭记烈士们的英勇事迹。纪念亭旁的碑文斋内竖纪念碑,也用万山红大理石精刻而成。在陵园后面,有四间仿古建筑的纪念馆,在馆外朱红的廊柱上,绘有南化塘镇的秀美山水。队员们走进纪念馆,这里成列的不仅有200多件战争时留下的枪、炮弹、大刀、钢盔等遗物,还展示有王震等烈士作战的革命事迹。
“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南化塘纪念馆的讲解员提到,弱国无外交、落后就要挨打。青年一代要牢记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古训,知耻而后勇,发扬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精神,从我做起,从今天做起,从自己的本职工作做起,从点滴做起,踏踏实实,埋头苦干,为建设社会主义祖国增砖添瓦。时刻关心祖国的前途和命运,常有危机意识,常有忧患意识,致力于祖国的繁荣和强大,提高祖国的国际威望和综合国力,这样才能对得起在革命战争中捐躯的先烈们。他还说:“我们缅怀革命先烈,为的是继承他们的遗志,发扬他们的精神,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在他们用生命和鲜血开辟的道路上不懈奋斗,永远奋斗。”
(编辑人:曾欣宇)
作者:曾欣宇 来源:社会实践者,百度
- 寻红色印记,继承先辈遗志
- 6月24日,湖北汽车工业学院外国语学院”探忆·裕农“社会实践团队来到十堰市郧县的郧阳博物馆,探访以及学习杨献珍同志的红色革命精神
- 09-06
- 凝青春力量,焕乡村新生
- 推进全域旅游示范县创建,大力弘扬竹山美食文化,推广竹山美食品牌,让“好食材山中来”广为人知,吸引八方游客来竹山品尝地道美食,进
- 09-06
- 走进竹山篾编,感受非遗魅力
- 社会实践队员在社区工作人员的带领下来到了篾匠肖友华的家中拜访,走近篾编手艺人不大的编织区域,队员们看到琳琅满目的竹编器具,肖老
- 09-06
- 探寻先烈足迹,继承红色基因
- “革命烈士永垂不朽,革命精神永世长存。”6月24日,湖北汽车工业学院外国语学院”探忆·裕农“社会实践团队来到十堰市郧县的解放公园
- 09-06
- 追忆先烈英魂,继承先烈遗志
-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6月21日,湖北汽车工业学院外国语学院“探忆·裕农”暑期社会实践团队到达十堰市竹山县施洋烈士
- 09-06
- 缅怀革命先烈 弘扬红色精神
- 在中华大地,无数如同许明清烈士的革命先烈、仁人志士,为了人民的幸福、民族的解放和国家的富强,在硝烟弥漫的战场上,英勇战斗,直到
- 09-06
- 竹山茶农的绿色银行:圣水茶场
- “山川灵秀蕴圣水,茶圃叠翠飘清香。”6月22日,湖北汽车工业学院外国语学院“探忆·裕农”社会实践团队来到十堰市竹山县圣水茶场,探
- 0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