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红色印记,继承先辈遗志
6月24日,湖北汽车工业学院外国语学院”探忆·裕农“社会实践团队来到十堰市郧县的郧阳博物馆,探访以及学习杨献珍同志的红色革命精神。
郧阳博物馆位于郧县城关镇郧阳路文化东巷6号,建筑面积 5186 平方米,其中展厅面积 1600平方米,现有馆藏文物5万余件。基本陈列展示区4个:郧阳历史文物展区、“郧县人”区、仿李泰家族墓区、杨献珍纪念区。郧阳博物馆是十堰市德育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队员们首先来到了郧阳历史文物展区,观摩格式各样的锅碗瓢盆,队员们仿佛看到数万年前人们的生活情景。然后来到“郧县人”区,队员们看到了距今 100 万年的郧县人头骨,它是欧亚内陆迄今发现的同时代最为完整的直立人头骨化石之一,它的发现入选了2022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在仿李泰家族墓区,队员们看到了李泰所处时代的物件。
接着,队员们拾阶而上来到了杨献珍纪念区。在纪念馆墙壁上,队员们看到了关于杨献珍的光辉事迹,详细记录了杨献珍同志当时为了国家利益和人民利益不顾劳累、全心全意为人民付出的故事。在博物馆讲解员的介绍下,队员们了解到杨献珍同志的革命经历:1896年,杨献珍出少年于湖北,此时正值晚清时期,政府腐败不作为,上层贵族只知道享乐,而官僚则尸位素餐,基层的农民却过的惨不忍睹。辛亥革命后,杨献珍外出求学,来到了湖北的武汉,他在这里接触到了我党的同志,深入了解我党后,杨献珍加入了我党,成为了我党战士。杨献珍从事的是学问,“大跃进”时期,因为杨献珍直言不讳的指出了存在的问题,受到了处罚。特殊时期,杨献珍遭到了康生的迫害,1967年又因为“六十一人叛徒集团案”的牵连,受到了关押调查,之后甚至还被开除了党籍。队员们对杨献珍同志油然而起一股敬佩之情,对展厅正中间杨献珍同志的半身雕像鞠躬。看着展柜里杨献珍同志的著作《论敌后抗日根据地的社会性质》、《什么是唯物主义?》《论党性》《我的哲学“罪案”》等,一位队员不由感慨到:“未来,青年人,必须要继续传承红色的基因,继续奋勇前行。”
作者:曾欣宇 来源:社会实践者,百度
- 寻红色印记,继承先辈遗志
- 6月24日,湖北汽车工业学院外国语学院”探忆·裕农“社会实践团队来到十堰市郧县的郧阳博物馆,探访以及学习杨献珍同志的红色革命精神
- 09-06
- 美丽乡村画卷彩绘出共同理想
- 以“墙体彩绘”为载体,生活富裕、生态宜居、乡村文明、治理有效,体现勤劳得以致富、寄托乡情元素的彩绘画承载浓浓的乡愁,美化乡村居
- 09-06
- 奋进百千万|广财青年,筑梦豪山
- 为一方美景赴一个村,为一方乡土赴一处镇。它从千年宋元的历史长河中走来,在振兴乡村的新时代焕发出欣欣向荣的勃勃生机。它就是——河
- 09-06
- 聆听前辈的教诲,继承党员精神
- 为加强青年大学生对党的精神的感悟,了解党的历史,延续对红色文化的传承。6月15日上午,湖北汽车工业学院暑期社会实践团队“探忆裕农
- 09-05
- 学习优秀楷模,继承党员精神
- 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历经风风雨雨。数不清的仁人志士用鲜血驱散了旧中国天空中的阴霾,为中国人民站起来指明了方向;数不清的共产党
- 0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