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7月9日一大早,湖南工商大学公共管理与人文地理学院暑期三下乡红色传承小分队便在“爱在拉萨”农家乐对原十八洞村村主任施进兰进行深入访谈。施主任向我们介绍了十八洞扶贫脱贫的光辉历程,详细讲述了十八洞村精准扶贫脱贫中的许多感人故事,让我们身临其境地体会到了十八洞众多扶贫脱贫红色人物的风采,感受十八洞精神的强大感召力。
谈起十八洞村的精准扶贫之路,施主任认为最大的特点是“真扶贫、扶真贫”,是扶人、扶志。“扶贫先扶志,扶贫先扶精气神”,从以前“要我富”到“我要富”,这种思想的转变离不开以下三种思想建设活动的支持:一是开设道德讲堂,让村民们自己讲述自己身边的好人好事,助人为乐、拾金不昧等故事,通过身边人的事迹形成积极向上向善的氛围;二是采取“思想道德星级化”管理,村民以支持公益、创业致富、家庭美德等六个方面为标准,村民之间相互评比打分,按照分数多少分别评为二到五星级,抓住村民爱面子的特点,鼓励村民培养美德、积极创业,支持公益等;三是进行综合评议会,当场出评议结果,并对表现突出的村民给予奖励并颁发荣誉证书。
谈到十八洞村的变化时,施主任向我们总结了三方面。一是十八洞村村容村貌的变化。以前交通不便,信息闭塞,现在村中通路、通水、通电还有网络建设等;二是村民们的精神面貌更加积极向上,“等、靠、要”思想的消弭,村中经济产业发展,村民们生活条件变好了,村民们脸上的笑容多了;三是产业变化,旅游、猕猴桃种植以及苗绣民俗等多元化产业共同发展。他说,村民一张张发自内心的幸福笑脸是十八洞扶贫脱贫成果的最好见证。
采访中,施主任很少谈到他自己,更多讲述发生在工作队干部及其他十八洞干部群众身上的感人故事。
施主任向我们讲述在任期间(他于2014年当选十八洞村主任、2017年卸任)与驻村工作一起推进村里四个寨子开展基础设施建设的故事。“要想富,先修路。”十八洞村位于云贵高原最东部,村内地形以山林、峡谷、溶洞为主,导致该地土壤贫瘠,耕地少而分布零碎,交通不便,与外界信息联系不畅。施主任讲到修路时需要占用一部分田地,有许多村民不愿意让出自己家珍贵的土地,关键时刻,广大党员干部发扬风格、甘于奉献。十八洞村党支部书记施金通主动将自家唯一口粮田补给因修路占用田地的村民,向村民表明修路的决心。施金通书记的父母得知让田一事,表示不同意而且发了一通脾气。施金通书记动之以情,终于做通了父母的工作。最后他父母说了这样一句话:“我骂是骂了,但还是同意,谁叫我儿子是书记,谁叫我儿子是中国共产党党员呢!”对村里的工作给予极大支持。
施主任还跟我们讲述了与工作队队长龙秀林同志一起抬树的难忘故事。在修路之前,为村干部们已经与村民们达成协议,要将砍下的树木留给村民们,但是在修路过程中,由于施工队的疏忽,将两棵一百多斤重的树木埋进土里,修路时,村民以为村干部违背协议便阻拦修路,得知消息赶过去的施主任与时任扶贫工作队第一队长龙秀林发现施工队工程车已经离开,为了不失信于民,便主动踩在一步一脚印的松软土地中,最后花了两个多小时将施工现场埋在土里的两棵树木抬回村里,亲自送到村民家中。村民们被扶贫工作队和村干部的实际行动所打动,表示以后不会阻拦修路。修路工作因此进行得很顺利。
此外,施主任向我们分享施主任向我们讲述令他深有感触的“一枚党徽”故事。共产党员的“三个一”包括一颗初心、一面党旗和一枚党徽,一颗初心:“为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一面党旗:“基层战斗堡垒作用发挥,建强队伍,完善党员活动场地、村支两委办公室、便民服务中心。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一枚党徽:“遵守党员准则,亮明党员身份,接受人民群众的监督,矢志为人民服务”。这个故事发生在十分热闹的游客观关的道路上,一位游客四处张望寻找自己的孩子,穿过人群,这位游客看到一抹红色,那正是施主任佩戴的党徽,旅客便急忙上去向其求助,听到旅客的求助后施主任便连忙用广播通知村里的村民们帮忙寻找孩子,终于在村民们的帮助下找到了孩子。过后,施主任向旅客说出心中疑惑,为什么你第一时间找我寻求帮助,旅客回答到:“因为你佩戴着一枚党徽。”人民信任党,党也不会辜负人民。
讲到文化建设,施主任提起十八洞村的历史,十八洞村由梨子寨、飞虫寨、当戎寨、竹子寨合并而成,各个寨子中百姓需要磨合,十八洞村中就开展篮球比赛、113纪念日(习近平总书记在2013年11月3日来到十八洞村考察。113纪念日后改名为“吉客节”,“吉客”在苗语中有“感恩、感谢、吉祥如意”之意)以及少数民族活动等,将村民们聚集起来一起搞活动,提高十八洞村的凝聚力。
目前施主任担任着花垣县十八洞村游苗寨文化传媒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负责解说员的培训、安排等工作。此外,作为十八洞村脱贫的参与者,施主任还给外地来十八洞的学习团队上党课,我们红色传承小分队也与新化县文旅广体局机关支部一起学习了施主任以“传承红色基因,弘扬革命精神”为题的党课。施主任口述实事,伴有相应的图片与视频的展示,使得大家沉浸于施主任的党课中,深入了解十八洞村脱贫史以及背后所蕴含的十八洞精神。
尤为难得的是,施主任全力支持两个龙凤胎小孩施湘、施康大学毕业后回家乡服务、创业,创办十八洞村电商服务平台、十八洞姐弟农家乐等,参与十八洞景区解说等。目前担任十八洞村团支部书记的施康已经成长为十八洞村大学生返乡船创业的代表,并光荣当选湖南省人大代表、团中央十九大代表。此举可见施主任对十八洞村乡村振兴事业的拳拳之心。
访谈的最后,施主任也希望我们大学生积极参加三下乡等社会实践等实践活动,到农村基层理解农村与城市的差异,多向百姓学习,扎根基层,提升自我,担当起我们这一代的责任与担当,为社会的发展贡献自己更大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