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大学生网,大学生三下乡投稿平台
 

成理学子三下乡:筑梦红桥,体悟青春色彩

发布时间:2023-08-30 关注: 一键复制网址

成理学子三下乡:筑梦红桥,体悟青春色彩

2023年8月24—28日,成都理工大学数理学院“数愿▪青春公式”实践团队一行,前往四川省宜宾市江安县红桥镇开展为期5天的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实践团队前往青峰寺革命烈士纪念馆参观学习,走进红桥镇中心小学校开展支教活动,在红桥镇街道进行实地调研,用身体力行将梦想的种子埋在每一位孩子心中,静待其开出绚丽的花。实践活动日程虽短,但团队成员还是感受颇丰。
教学组唐浩:“红梅花儿开,朵朵放光彩”。这是我踏入红桥镇中心小学看见的第一句标语。进些、近些,我发现“梅”的意象已经深深地烙印在了这座学校的魂上。可爱的孩子们渴求知识的欲望如红梅般热烈,敢于尝试的勇毅如枝条般坚韧。这般热烈,这般坚韧,我相信纵使零落成泥,纵使百碾成尘,他们依旧暗香如故。我自视一弯流水,渴望流淌进孩子的心间,可人们常说流水无情,是啊,“无”情而来,“无情”而去,空余落花,茕茕孑立。但,虽不知我这弯流水去向何处,但我相信那源头之水会一遍又一遍地流经这梅园,带着泥土,染着花香,奔向又一片花香满园的地方。
 
图为红桥镇中心小学校标语 唐浩 供图
后勤组罗翔译:校园内,楼梯旁,抬头瞥见,便是川南咽喉,蜀南第一关。历史在竹林声声中翻滚,繁盛在鼎沸人烟中见证。红桥镇,作为四川省宜宾市江安县的南部重镇,农、矿业发达,但受制于南北两面的高山环抱,经济和教育并不算发达。我们在红桥镇中心小学校进行了为期5天的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内容以支教为主,以访谈、随机走访调研、深度座谈调研等形式为辅,关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着眼农村教育。可惜的是这几天天公不作美,先是阴雨连绵后是烈日暴晒。作为小朋友们的老师,课程内可以切身感受到孩子们对学习的渴望与热情,孩子们也表现的对我们的大学生活充满了兴趣。这四天里我们付出时间精力备课讲课,我们也收获师生之间最真挚的感情。孩子们有的羞涩、有的调皮,但是他们都很聪明,一声声的老师呼唤着,每次下课他们总是瞪大了眼睛等待着我为他们解答知识与疑惑。时间在声声蝉鸣中溜走,到了最后一课结束,小朋友们和我们的队员们怀着依依惜别的心情离开了教室,几位小女孩圆圆的小脸蛋上也挂上了颗颗泪珠,她们脸上的伤心不舍也令人动容。“我们已安全地将孩子们送出校门,也就代表着我们短暂充实的支教活动告一段落。”我们的知识带来了来自山外面不同的云彩,她们的笑脸绽放了源于心里面相同的纯真。感之念之,这次三下乡给予了我很多机会,担当了一种责任,叫老师;锻炼了一种能力,叫勇敢;收获了一种认可,叫信任。
 
图为实践团队备课和办公 罗翔译 供图
记录组刘思艺:当清晨的第一缕阳光透过山间,照向红桥镇中心小学,洒向教室。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坐在最后一排的瘦瘦小小的一个男孩子,他似乎不善言辞。在我心里,在课堂上积极表达自己的同学,是勇者,而安静的小罗同学,是智者,他们都有光明的未来。在支教的过程中我也逐渐成为了孩子们的朋友和信任的对象,为他们提供情感上的支持和鼓励。红桥镇孩子们乐观向上的态度以及对生活的无限热爱都给予我温暖,和他们一起,我的快乐也有了具体的形状。可是快乐的时光总是很短暂,我也该收拾行李返程了…今天的落日就是我的告别,我也带上对生活的热爱,奔赴下一场山海。

 
图为实践团队与同学们合照 刘思艺 供图
(通讯员 唐浩 罗翔译 刘思艺)
作者:成都理工大学数理学院-数愿▪青春公式支教 来源:多彩大学生网
  • 成理学子三下乡:筑梦红桥,体悟青春色彩
投稿流程投稿须知常见问题积分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