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呼吁社会各界人士共同关注并保护以古塔为代表的古建筑遗产,传承中华文脉,河南城建学院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暑期三下乡古建保护分队于2023年6月25日前往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科尔沁区滨河大街对“吉祥密乘大乐林寺”进行实地调研。乐林寺始建于1993年,经
通辽市人民政府批准,,以原莫力庙为模型而建(又说该寺前身为莫力庙,移地重建)。1997年9月落成,总投资约800多万元,占地面积约13500平方米。1997年,经
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成为居民祈福活动的场所。是在实地调研的过程中,同学们深入其中,将专业知识与社会实践相结合,为乐林寺的保护工作建言献策。后期,同学们将持续关注乐林寺的保护工作,为保护古建筑遗产贡献力量。
大乐林寺古建筑群是我国久负盛名的文化遗产,我有幸参与了河南城建学院大学生在该地进行的保护三下乡调研活动,这次经历带给我很多难以忘怀的感悟和收获。
首先,我意识到了古建筑保护工作的重要性。大乐林寺古建筑群作为一处具有数百年历史的遗产,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和精神内涵。然而,由于时间的洗礼和自然的侵蚀,许多古建筑已经面临严重的破损和危险。通过实地考察和与当地村民的交流,我深刻认识到作为新一代的我们,应该肩负起传承和保护文化遗产的责任。只有将古建筑保护工作融入到日常生活中,注重保护和传承,才能让这些古建筑继续闪耀文明的光芒。其次,我体验到了群众对古建筑保护的热情。在调研过程中,我和同伴们亲身感受了当地村民对古建筑的热爱和关注。他们对古建筑的历史背景、建筑技术以及传承情况了如指掌,并乐于与我们分享。在与他们的交流中,我深深地被他们对古建筑的保护热情所感动。这令我明白,古建筑的保护工作不仅仅是我们的责任,更应该和当地居民形成合力,推动保护工作的开展。只有通过广泛动员,形成社会共识,才能将古建筑保护事业做得更好。
在这次调研活动中,我认识到了多学科合作的重要性。古建筑保护不仅仅是一项单纯的建筑学问题,而是涉及到许多学科的综合性工作。在调研中,我结识了来自不同专业的同学,我们通过各自的视角和知识背景,共同探讨古建筑保护的问题。这种跨学科的合作不仅为我们提供了更广阔的思维空间,也使我们能够在实践中更好地运用所学知识。我们共同设计并制定了一份古建筑保护规划,将多学科的力量融入到实际工作中。这次经历让我明白,只有通过多学科的合作,才能更好地保护和传
承我国的古建筑文化。
这次调研还让我认识到社会责任的重要性。作为大学生,我们应该积极投身到社会实践中,为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通过参与古建筑保护的调研,我深刻地感受到社会责任的力量。在与当地村民交流的过程中,我看到他们对古建筑的热情和执着,也看到他们期待我们的参与和支持。这让我明白,我们作为大学生,不仅仅要在学术研究上有所成就,更要积极履行社会责任。我们应该主动关注社会问题,参与到社会实践中去,努力改善社会的现状。通过参与古建筑保护的调研,我深刻体会到了自己的能力和责任,并且明白只有通过实际行动,才能真正地给予古建筑保护工作以实质性的支持。
总的来说,大乐林寺古建筑群保护三下乡调研的经历让我收获良多。我意识到古建筑保护的重要性,体验了群众对古建筑的热情,体会到不同学科合作的重要性,并且认识到自己作为大学生的社会责任。这次调研不仅仅是一次学习,更是一次对自我认知和社会认知的深入体验。我希望将来能够继续参与古建筑保护工作,为我国的文化遗产保护事业贡献力量,让更多人认识到古建筑的价值和意义。同时,我也希望能够激发更多的年轻人对文化遗产的关注和热爱,使我们的传统文化得以传承和发展。(通讯员 刘世佳)

图为队员在当地参观吉祥密乘大乐林寺 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刘世佳供图

图为队员拍摄的吉祥密乘大乐林寺,帮助后续分析大乐林寺的建筑结构和建筑特点 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刘世佳 供图

图为队员在当地询问关于对古建筑保护的认识与建议 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刘世佳 供图

图为队员在当地对古建筑进行墙体测量并记录
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刘世佳 供图
图为队员观览并记录当地古建筑历史,进一步了解古建筑的构造和历史建成 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刘世佳 供图

图为队员正在汇总调研成果,交流对古塔保护认识和建议。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刘世佳 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