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收利剑——国内3D打印耗材回收引领
2022年6月份的一天,在浙江机电职业技术学院的创客空间里,张家鹏,洪嘉昱等同学,在使用3D打印机时面对一堆“废料”突然产生灵感,为什么不开发一个3D打印耗材回收装置呢?这样不仅可以把3D打印产生的废料回收重新制成打印材料,还可以把生活中PLA,ABS等废料回收成3D打印耗材从而循环利用。同时另一方面小组成员通过问卷调查、实地探访、网络搜索等方式了解到目前中国市场对打印耗材这一领域的回收机制并不完善,于是他们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准备研发一款3D打印耗材回收装置,得到了现代信息技术学院的创业扶持。
从创意到研发,同学们扎进实训室几个月,画设计图,打磨零件,自行组装调试,一次次在实际中尝试应用,一次次失败,再一次次改进,终于,“3D打印耗材回收装置”诞生。

在团队指导老师的指导下不断完善产品功能,该产品以拥有3D打印废料的破碎切割,可回收废料的切割,3D打印废料成分分析,3D打印废料回收效果的评估,3D打印耗材的质量保障,废料的恒温加热技术,待回收材料重塑均匀成型技术,成型耗材的可使用量评估,装置的安全维护与保障等九大功能模块。产品更新至第2代3D打印耗材回收机,在加工技术和组装技术等方面有较大提升,并降低成本,降低了生产难度,提高了生产效率和标准化程度。
此产品使用超声波传感器等多种传感器,并使用了品字形的创新结构筛网,由此构建了一套完整高效的3D打印耗材的质量保障系统,并为其开发了一系列高精度算法。不仅安全功能完善,质量保证系统设计合理,对于3D耗材回收与打印效率,较高同时设备成本不高,使用模块化设计便于后期升级维护,还可以实现3D打印耗材的全自动回收与再造。
近年来在疫情大背景下3D打印耗材价格提高,使得企业和消费者都承受了长期而广泛的影响,降低成本提升效果在这个时代正成为越来越多企业和消费者的诉求,通过科学估计此产品的研发最多可将相关企业与消费者的3D打印耗材的成本降低60%。

我国是塑料生产和消耗大国,塑料产量逐年递增。废旧塑料的处理和回收再利用成为全球性的问题,将废旧塑料回收制成 3D 打印聚合物耗材,不但能够为废弃塑料回收提供一个新颖途径,同时产生较高的经济价值。通过 3D 打印耗材回收装置对打印废料进行合理有效的回收利用,为保护生态环境贡献做出贡献。
团队以产品研发为核心与国内多家科技公司达成战略合作协议,为产品研发、带动就业和市场开拓奠定基础。为中国制造领域中的 3D 打印的市场提供高效的回收装置,在环境、社会、经济等各个方面不断改善周围的世界,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为国家建设和环保尽一份力。同时在教育领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发挥信息化面向未来培养大国工匠的支撑引领作用。
截至目前,该产品已申请软著4项,发明专利已受理1项,实用新型专利受理2项,外观发明受理2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