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大学生网,大学生三下乡投稿平台
 

安中医“银龄融光”队:以人文视角解码随迁老人社区融入难题

发布时间:2025-07-21 阅读: 一键复制网址

一、对策与建议:“12345”创新框架

一个核心贯穿始终以“积极老龄化”理念为核心,倡导老年人不仅是服务对象,更是社区建设的参与者和贡献者。

两种架构支撑体系服务架构:构建“社区-家庭-社会组织”协同联动的服务网络;政策架构:推动“国家-地方”两级政策的有效衔接,确保福利政策落实到位。
 

三个层面统筹推进个体层面:鼓励老人转变观念,主动适应新环境;家庭层面:倡导代际沟通,平衡老人照顾责任与自我需求;社会层面:倡导包容性老龄化理念,消除对随迁老人的偏见。

四大维度精准施策针对社交、心理、能力、环境四大困境,团队提出:第一,加强社交互动:成立兴趣小组,举办方言交流活动,构建线上线下社交平台。第二,关注心理健康:设立社区心理咨询室,举办“故乡文化节”以增强居民的归属感。第三,提升个人能力:开展针对老年人的智能手机使用、健康知识等培训课程。第四,改善生活环境:增设适老化设施,促进社区资源的均衡分配,共同创造一个和谐、舒适的居住环境。

五大主体协同合作研究指出,应整合政府、社区、家庭、社会组织以及随迁老人自身五大主体的力量:政府应改善医保结算机制,加强养老补贴,保障民众权益;社区需优化活动规划,融合文化方言,提升凝聚力;家庭成员应支持老人社交,丰富精神生活;社会组织提供技能培训和心理服务,助老人提升生活质量,保持积极心态;老人宜参与互助小组,增强自主,为晚年生活寻目标和意义。

二、研究价值与社会意义

随迁老人的社会融入是衡量城市包容性的重要指标。研究不仅揭示了城乡随迁老人在适应速度、心理状态等方面的差异,更提出了可操作的政策建议。数据显示,城市随迁老人3个月内适应新生活的比例(60%)显著高于农村老人(30%),而社区老年优待政策落实率不足40%,凸显优化服务的紧迫性。

该调研成果已在中教网、大学生云报等平台报道,引发广泛关注。未来,团队计划拓展研究范围,探索中西部地区随迁老人的特殊性,并引入数字化工具动态跟踪老人需求变化,为提升随迁老人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感提供有力支持。

作者:冯丽 来源:多彩大学生网
扫一扫 分享悦读
  • 守护心灵“绿码”,赋能青春成长
  • 守护心灵“绿码”,赋能青春成长
  • 本次心理健康教育专题讲座是医药信息工程学院落实“三全育人”理念、服务学生全面成长的重要举措。活动的成功举办,有效普及了心理健康
  • 07-15
  • 春意未觉 夏韵悄临|将美好装进瓶子里随身携带!
投稿流程投稿须知常见问题积分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