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根源解决问题——老年人不网购就不会受骗
“这个我们弄不来啊。”
“我的东西都是我儿子和女儿给我买的,我自己不买嘞。”付奶奶和芦奶奶打着趣儿和记者说道。
近年来,加入网购的人也越来越多,大部分都是年轻人。从财经网发布的中国网购用户的年龄分布来看,约33.3%的用户年龄分布在31-40岁,25.3%的用户为26-30岁,11.9%的用户在19到25岁之间,中国网购用户总体来说偏向年轻化,19到40岁的网购用户就占比70.5%。相较于年轻人网购,老人面对网购时,常常因为缺乏辨别能力,有时因贪图便宜导致非理性消费。还有的老人遭遇假货、产品质量低劣、退换困难等问题。
相反,在阿拉尔养老院里,说到网上购物,几位爷爷奶奶就不提倡老年人网购。
拒绝网购
记者观察到养老院里的都是高龄老人,基本是七十多岁和八十多岁,其中只有一小部分人是有智能手机。有的爷爷奶奶虽然有智能手机但是只用来打电话,其他爷爷奶奶也没有只能手机或者用老年机。
84岁的芦桂云奶奶笑着说:“我们这些人都用不来智能手机,都不买东西的,骗子怎么骗我们。”她表示网上购物太难,自己也不想学了,现在老了也学不动,每天出去走走转转就很好了。
付奶奶也说,“我来养老院是享福了,什么心都不用操,东西什么都有孩子给我买好,我为什么还要去在网上买”。她说道一来用手机看视频,年纪大了看不清;二来是手机上买东西步骤太过于复杂,老年人搞不懂;最关键的是不太相信网购的东西,因为没有现场看到实物,没有安全感。
针对网上购物的质量和消费者权益保障问题,记者了解到,在23年6月份,重庆的张爷爷遭遇网购诈骗,民警上门劝阻,为其挽回损失13万余元;更有“网红”带货主播诱导老年人群体为其消费,导致不断有老年人受骗的案例。比如2023年9月份辽宁铁岭八旬老人在直播间购买100多条饰品和化妆品而引发关注。
因此,在2023年3月15日起最高人民法院施行了《关于审理网络消费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一)》,这项政策的出台让消费者权益纠纷得到了改善,也确保了网购质量,改善了网络带货环境。
无法被骗
“我这么大岁数了,真的折腾不来手机这东西,不在网上买东西就不被骗。”付奶奶表示,自己年龄大了,年轻人的东西自己学不了,不上网就不会被骗了。
记者了解到,付奶奶自己的生活用品、衣服之类都是孩子给她买,根本就不需要自己买,什么心都不用操,“我手机上就只有个抖音,没有买东西的什么软件,我平时看看视频就行了,也没绑定支付功能,都说了我们弄不来这个。”说着,付奶奶给记者看了看自己手机里的软件。“买什么东西嘛,不买的,我现在就是来享福来了,不买网上的东西,也自然就骗不了我。”
据记者观察,有部分老人用的不是智能机,而是老年人的专属---老年机,这种手机上面只有最基础的通话和短信功能。
“我用的还是老年机,平时打打电话就行了,用那智能手机干啥。”傅沛林爷爷笑着说道,他认为手机就是用来维持日常生活的,他以前没有智能手机活到这么大年龄了,现在没有智能手机当然也能生活下去,更不用提在网上买东西了。
养老院工作人员小乌向记者介绍到:“我们平时会请派出所的警察来做反诈宣传,在日常生活中也会注意提醒爷爷奶奶们,最主要的也是爷爷奶奶们不在网上买东西,防诈骗工作就很轻松了。”
享受生活,知足长乐,理性消费
“现在的生活这么美好,我们这些老一辈也好好的享享福,不要像年轻人一样买来买去,网上的东西一个搞不好就中了人家的全套了。”付奶奶笑着说。
芦桂云奶奶也说:“我来养老院住的好,白天在院子里走走转转,和其他人聊聊天,就不想着参与年轻人的世界去了,他们的东西,人老了也弄不明白,现在的生活就挺好的。”她表示虽然现在网上购物质量有保障了,但是老年人还是不要轻易去尝试了,享受当下的生活就好了。
作者:王淼 来源:多彩大学生网
扫一扫 分享悦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