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7日至7月2日,浙江金融职业学院国际商学院“传承红色基因,践行时代使命”暑期社会实践团前往杭州市富阳区,开启本次社会实践之旅。成员们溯红色脉络、探旧址肌理、访先辈故事、悟信仰根基,以青春脚步丈量红色热土,用实干担当续写使命新篇。

图为实践团成员在抗日战争胜利浙江受降纪念馆合照。温陈含煜 供图
社会实践的首站,实践团成员们怀揣着无比崇敬之心,踏入抗日战争胜利浙江受降纪念馆。这座全国唯一全面反映浙江抗战的综合性纪念馆,宛如一部立体的浙江抗战史书,静静伫立,等待着人们翻开那段烽火岁月。
走进馆内,珍贵史料与复原场景相互交织,将往昔烽火岁月真实还原。成员们的目光,被一件件承载历史重量的文物、一幅幅饱含热血与苦难的画面吸引。在“浙江抗战英雄”展区,孙晓梅等先烈的事迹,似熊熊火炬,瞬间点燃成员们心底的爱国热忱。大家围拢在展陈前,仔细端详、轻声交流,把历史细节一一铭记。那些为家国舍生忘死的故事,在交流中愈发清晰,化作红色记忆,深深烙印在每个人心间。成员们默默立下誓言,要以家国情怀为火种,传承红色薪火,让先辈们的精神,在新时代继续照亮前行之路。

图为实践团成员与“红色基因典范”陈为民合照。温陈含煜 供图
离开抗日战争胜利浙江受降纪念馆,实践团辗转来到因《富春山居图》闻名的黄公望村,这里正以文化为笔、生态为墨,勾勒乡村振兴新画卷。队员们漫步于村中,探寻乡村发展脉络。从依托独特山水文化资源,打造文旅产业新亮点,到深入挖掘红色底蕴,让红色精神赋能乡村治理,努力找寻“红色+生态+文化”融合发展的可行路径。
走访过程中,实践团成员有幸结识陈为民——这位连续两年获评富阳区最美老干部,还荣获富阳区首届最美退役军人、浙江省最美助力之星、富阳区第六届道德模范等多项荣誉的优秀人物。在与陈为民交流时,他讲述起从军营到乡村的经历。他用行动诠释:英雄并非凭空而来,而是认准责任,以党员担当和军人韧劲,在平凡日子里干出分量,为传承红色基因、践行初心使命,写下生动注脚,也让实践团成员对乡村振兴与红色传承的融合,有了更深感悟。

图为实践团成员在龙门古镇牌匾前合照。温陈含煜 供图
又一日,实践团踏入龙门古镇。实践团成员们穿梭于卵石古街,在孙氏宗祠聆听孙权家族的故事,触摸历史沉淀的温度。在党建三馆,挖掘红色印迹,感受先辈的家国情怀。循着红色印记,队员们探寻孙晓梅故居,旧居内的陈设、史料,重现这位革命女杰投身抗日、英勇就义的壮烈人生。驻足凝视间,先辈为家国舍生忘死的信念,深深震撼着实践团成员们的内心。
不止于回溯历史,实践团还主动融入古镇烟火。穿梭深深街巷,与往来游客畅聊,发放问卷、开展采访。从东吴战马民俗的代代相传,到民宿产业发展的瓶颈困惑;从米酒面筋承载的日常烟火,到红色文化在当代的传承延续,成员们以青春视角,记录古镇往昔与当下。这些调研所得,化作解码龙门历史与现实的密钥,让大家对古镇“历史传承+红色基因+文旅发展”的融合路径,有了更鲜活认知,也让实践之行,在回望与探寻中,愈发厚重而充实。

图为实践团成员与东梓关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合照。温陈含煜 供图
暑期社会实践行程过半,实践团成员奔赴东梓关村。悠悠富春江畔,这片因“千万工程”实现华丽蜕变、借杭派民居声名远播的美丽乡村,如一部立体书卷,摊开抗战历史记忆与特色民宿经济蓬勃发展的精彩篇章。村史馆中,诉说着村落的岁月与抗战后方的家国情愫;安雅堂里,沉淀着中医文化底蕴;杭派民居的白墙边,绽放着设计巧思与乡村振兴的星芒。
在党群服务中心,实践团与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李群展开对话。回溯发展历程。谈及困境,李群坦言,疫情后旅游同质化致客流减少、实体店经营维艰,加之扶持资金收紧、审批流程繁琐,是当下发展的“绊脚石”。而展望未来3-5年,全村28家民宿已加盟富阳民宿协会,借区域资源共享分流大型团队客流,后续还将鼓励更多村民参与,激活民宿经济活力,让节假日向好的生意态势持续拓展。这场交流,让实践团深切感知党建引领乡村振兴的生动实践。让我们触碰“千万工程”的时代温度,聆听东梓关村的红色故事与振兴脉动,让文化传承与乡村发展交织共鸣。

图为实践团成员在中国共产党富阳历史馆合照。温陈含煜 供图
7月1日,在建党104周年的特殊时刻,实践团踏入中国共产党富阳历史馆,开启红色精神溯源之旅。踏入馆内,醒目矗立的中共富阳小组成立雕塑,瞬间将大家拉回风云激荡的往昔。馆内珍贵史料与生动展陈,如一部立体史书,铺陈开富阳党史的辉煌长卷。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星星之火,到社会主义建设阶段的奋进浪潮,再到新时代乡村振兴、共同富裕的生动实践,成员们在陈列的文件、影像里,触摸信仰的温度,感悟党带领富阳人民披荆斩棘、逐梦前行的伟大征程。
踱步至“红色富阳·革命先驱”展区,先烈的故事如磁石般吸引众人。成员们驻足凝视,先辈们坚定的信仰与无畏的勇气,似炽热火焰,点燃心中敬意,更明晰红色基因传承的分量。在“新时代奋进足迹”板块,富阳在生态保护、产业创新、民生福祉等领域的突破,成员们深切体会到,党的创新理论如何在富阳落地生根,化作发展实绩。这场红色之旅,让信仰的力量融入青春血脉,激励实践团以青春之姿,传承红色基因,续写时代华章。

图为实践团成员与郁达夫故居管理员合照。温陈含煜 供图
从中国共产党富阳历史馆的红色洗礼中走出,实践团一行沿着富春江畔,奔赴郁达夫故居,探寻文豪笔下的家国情怀。
踏入这座古朴宅院,厚重的历史感扑面而来,仿佛推开了时光之门,闯入一段波澜壮阔又热血豪情的岁月。昏暗书房里,泛黄手稿上的字迹,仍带着滚烫的家国忧思,似在无声诉说;陈列旧物间,仿佛能窥见郁达夫以笔为剑,刺破黑暗的往昔。“没有伟大的人物出现的民族,是世界上最可怜的生物之群;有了伟大的人物,而不知拥护、爱戴、崇仰的国家,是没有希望的奴隶之邦。”郁达夫的话语,跨越时空,今日读来依旧振聋发聩。
实践团成员深知,传承郁达夫精神,不只是铭记历史,更要将这份赤子之心,融入当下学习与生活。以青春为笔、汗水为墨,践行时代使命,让红色火种,在新时代绽放更耀眼光芒,让文豪的家国情怀,在年轻一辈的传承中,续写崭新篇章。
此次社会实践之旅,浙江金融职业学院国际商学院“传承红色基因,践行时代使命”赴杭州市富阳区暑期社会实践团成员们通过走访受降纪念馆、黄公望村等多地,追溯红色记忆、探寻乡村振兴路径,并在建党104周年节点走进中国共产党富阳历史馆、郁达夫故居等进行观展、交流、调研。在这过程中,成员们触摸信仰温度,感悟先辈家国情怀。收获了历史知识与精神力量,坚定了传承红色基因、践行时代使命的决心,誓以青春实践书写担当。(通讯员温陈含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