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大学生网,大学生三下乡投稿平台
 

青春助力非遗传承 ——记一次“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

发布时间:2024-09-06 阅读: 一键复制网址

  近期,兰州理工大学设计艺术学院积极响应国家“三下乡”号召,组织了一支以“探寻非遗锅庄”为主题的社会实践活动团队,深入甘南藏族自治州碌曲县,开展了一系列旨在调研与传承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锅庄舞的文化实践活动。此次活动不仅加深了师生对藏族文化的理解与尊重,也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贡献了青春力量。锅庄舞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而碌曲县正是藏族锅庄舞的代表地区。我们团队在碌曲县团委的帮助下使得我们团队成员在当地度过了充实而又丰富的一个周期。团队一行在碌曲县文旅局副局长旦知加的带领下,文化馆工作人员、碌曲锅庄舞团演职人员以及富有热情的碌曲县人民的帮助下,我们团队圆满完成了本次社会实践项目。

  首日,团队成员到达碌曲县后,在周爱民副教授和欧阳晋焱副教授的带领下,我们一行人迫不及待地奔向了此行第一个“目的地”——碌曲县图书馆、碌曲县文化馆。抵达当日,碌曲县团委及文旅局副局长旦知加先生以极高的热情迎接了我们的到来,双方进行了亲切友好的交流,为后续活动的顺利开展奠定了坚实基础。我进入碌曲县文化馆中便感受到了当地浓厚的文化气息和优质的生活条件。通过参观县图书馆、展览馆及文体活动室,全方位、多角度地领略了碌曲县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地域风情。文化馆工作人员的专业讲解,使我对藏族文化、锅庄舞的历史渊源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工作人员向我们详细介绍了碌曲县当地的藏族文化、风景摄影展、龙头琴等相关知识。

  随后,在旦知加副局长的带领下,我们一行人来到了碌曲县歌舞演艺团队的锅庄舞舞蹈团。舞蹈团成员以哈达相迎,展现了藏族人民的淳朴与热情。在舞蹈团的邀请下,我亲身体验了锅庄舞的韵律与魅力,深刻感受到了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背后所承载的民族精神与生活态度。在经过短暂而又珍贵的锅庄舞体验后,团队成员对锅庄舞已经有了初步的印象。团队成员杨茗表示:“这次锅庄舞的体验让我们感受到了藏族人民的热情和对生活的热爱。”活动结束后,我们对舞蹈团成员进行了随机的采访。一位藏族女舞蹈演员向我们介绍:“我在小时候就对锅庄舞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是一种使命感让我想留在碌曲县继续传承藏舞锅庄。这个舞蹈象征着我们藏族人民对于生活的热爱和激情。”

  次日,在周爱民副教授和欧阳晋焱副教授的带领下我们来到了藏族文化博物馆。旦知加副局长热情接待了我们,并分享了个人对于藏族文化传承的深刻理解与不懈努力。参观后,团队我们与旦知加副局长进行了深入地访谈交流。旦知加副局长鼓励青年学子勇于担当,将个人理想融入国家发展大局,为中华文化的传承与创新贡献力量。

  最后一日的清晨,我们早早的来到“锅庄舞—非遗文化传承人”的工作室门口等候,与老师进行了一次极其深刻的对话交流。此次交流活动中,传承人向我们详细介绍了锅庄舞,包括历史发展、文化含义、传承与保护以及现代的发展创新等。传承人的详尽阐述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学术资料与实践灵感。此次对话不仅加深了团队对锅庄舞艺术价值的认识,也激发了大家投身非遗保护事业的热情与决心。随着“探寻非遗锅庄”社会实践活动的圆满结束,兰州理工大学设计艺术学院的师生们带着满满的收获与感动返回校园。此次活动不仅是一次对藏族文化的深度探索,更是一次心灵的洗礼与成长的磨砺。团队成员纷纷表示,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继续关注和支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工作,为中华文化的繁荣发展贡献自己的青春力量。

作者:胡亦龙 来源:兰州理工大学
扫一扫 分享悦读
  • 以海为师,以体为本,共绘健康未来
  • 以海为师,以体为本,共绘健康未来
  • 2024年的暑期,我第二次跟随山东大学体育学院“奔赴后浪”赴青岛市青少年体适能及儿童跑酷课程管理实践研究团队在青岛海浪星体适能中心
  • 09-06
  • 三下乡文化之旅:观碌曲锅庄舞,传藏舞之风韵
  • 锅庄之韵靓甘南,非遗之舞心相传——“三下乡”活动心得
  • “艺绘乡村,共绘振兴画卷” 基层服务践行总结报告
投稿流程投稿须知常见问题积分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