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理工大学“数据轻绘丰收景,智慧细织乡村梦”个人总结:
“数据轻绘丰收景,智慧细织乡村梦”个人总结:
本次社会实践,我有幸参加陕西理工大学数计学院“数据轻绘丰收景,智慧细织乡村梦”暑期社会实践团,走进了位于陕西省汉中市洋县的谢村镇,一个深藏于秦岭腹地,却拥有着丰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小镇。让我们对谢村黄酒、杖头木偶戏和悬台社火有了深刻的认识,也对非遗文化的保护与传承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
一、谢村黄酒:醇香中的历史
踏入谢村镇,一股醇香的酒香扑鼻而来,那是谢村黄酒的香气,一种承载着千载酿酒技艺和文化传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谢村黄酒的酿造工艺源远流长,每一瓶黄酒都是匠人们智慧与心血的结晶。在与当地酿酒师傅的交流中,我被他们对传统工艺的坚守和对品质的极致追求所深深打动。从精心挑选的原料到严谨的发酵工艺,再到精细的蒸馏过程,每一道工序都透露出匠人精神的光辉。当我轻轻品尝一口谢村黄酒,那醇厚的酒香和细腻的口感仿佛穿越时空,讲述着谢村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故事。
二、杖头木偶:指尖上的艺术
杖头木偶戏,作为谢村的另一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其独特的艺术形式和深厚的文化内涵,深深吸引了我的注意。在谢村的手工作坊里,我亲眼见证了匠人们如何用一双双巧手赋予木偶以生命。从木材的精心挑选,到雕刻、彩绘,每一个步骤都充满了匠人对艺术的热爱和对完美的追求。当杖头木偶戏的表演开始,那一个个木偶在匠人的操控下,仿佛拥有了灵魂,每一个动作都生动传神,讲述着一个个动人的故事。这种将传统技艺与戏剧表演完美结合的艺术形式,让我深刻感受到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非凡魅力和生命力。
三、悬台社火:节日中的狂欢
我们参观了汉中洋县悬台社火传习所,里面展出着谢村镇最出名的悬台社火模型——杨家将。传习所墙上展示着历年悬台社火演出的照片资料,春节期间,谢村的悬台社火成为了小镇上最耀眼的风景。村民们自制的社火芯子,以其独特的造型、丰富的色彩和寓意深刻的装饰,展现了谢村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在节日的游行中,这些芯子被高高悬挂,随着游行队伍的移动,展现出一种立体的戏剧效果,为节日增添了浓厚的氛围。悬台社火不仅是视觉上的盛宴,更是谢村文化习俗和社区凝聚力的体现。它将村民们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共同传承和庆祝这份属于谢村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四、非遗文化的传承与思考
通过这次深入谢村的探索,我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谢村黄酒的醇香、杖头木偶的灵动、悬台社火的狂欢,无一不是谢村人民智慧的结晶,是历史与文化的见证。然而,面对快速发展的现代社会,如何让这些传统艺术形式找到立足之地,如何让年轻一代了解并热爱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成为了我们共同面临的挑战。非遗文化的保护与传承,不仅需要政府的政策支持和资金投入,更需要社会各界的广泛参与和关注。只有当每个人都能意识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价值,才能形成强大的保护力量,让这些宝贵的文化遗产在新时代继续绽放光彩。
五、智果寺:心灵的归宿
我们有幸参观了谢村镇智果村智果寺,这次体验不仅让我领略到了佛教文化的深厚底蕴,更是一次心灵上的洗礼和启迪。智果寺不仅是一座宗教场所,更是一个承载着丰富历史文化的地方。寺内保存有古代石刻、壁画、古钟和经卷,这些都是研究中国古代文化和艺术的重要资料。在参观过程中,我被那些精美的佛教艺术品深深吸引,它们不仅展示了中国古代工匠的高超技艺,也传达了一种超越物质世界的精神追求。智果寺的参观经历,对我来说是一次深刻的文化体验和精神之旅。它不仅让我更加尊重和理解佛教文化,也启发我在忙碌的生活中寻找平衡,学会在纷扰的世界中保持一颗平和宁静的心。智果寺,这座古老而又充满生机的寺庙,成为了我心灵深处一个永恒的归宿,让我在探索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同时,也找到了内心的宁静与和谐。
五、结语:守护非遗,共创未来
谢村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如同一颗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历史的长河中,闪烁着独特的光芒。它们不仅是谢村的骄傲,也是全人类共同的文化财富。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肩负着了解、传承和创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任。我将此次谢村之旅的所见所感,化作对非遗文化的一份热爱与承诺。我期待未来能有更多的人加入到保护与传承的行列中,共同守护这份属于全人类的文化瑰宝,让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我们的手中继续传承,为世界文化多样性做出贡献。让我们携手努力,让非物质文化遗产成为连接过去与未来、沟通不同文化的桥梁,共同创造一个更加丰富多彩的世界。
作者:王思源 来源:陕西理工大学
扫一扫 分享悦读
- 康愈之术暖人心,草药之识润心田
- 在这个充满探索与学习的暑假,我有幸参与了学校组织的“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不仅走进了护理院学习中医康复知识,更将理论与实践紧密
- 0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