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的步伐迈入田地,创新的想法蔓延乡村
2024年7月9日下午,广东财经大学助瑶生辉实践团以及广东财经大学工商管理学院/粤商学院/创新创业学院管理系副系主任张文怡、学院物流管理系专任老师长大卡、学院团委书记赵瑞玲三位指导老师一同踏上了前往清远市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永梅蒙峒古村的征程,开展了为期五天的三下乡暑期社会实践暨“百千万工程”突击队行动。团队将开展对蒙峒古村中的露营基地升级设计工作。汇聚团队智慧,使蒙峒古村的露营基地更完善,从而吸引游客,为蒙峒古村的旅游业发展添砖加瓦。

实践团成员与指导老师在蒙峒古村村口合影留念 毛晓晴 摄
听乡村故事,感当地文化
初次来到蒙峒古村,就感受到了当地村民的热情,蒙美芹师姐(广东财经大学2019级MBA校友)携多支实践团队熟悉蒙峒古村的环境,还组织了多种活动,如抢花炮、泼水、跳竹竿舞、篝火晚会等,切实地让实践团成员们融入当地的民族氛围,感受当地的民族特色文化。在溯溪活动中,蒙师姐带领实践团逆着溪流向上而行,感受美的自然风景和当地的风土乡情。在回程中,更是说到了蒙峒古村目前的困难还有对实践团下乡实践的期望。述乡村振兴之路之难,显个人为民之心之坚。同时随地指导的三位老师也在开会给各支实践团队分享了许多实践经验。团队成员们都认真听取并做好笔记,发挥自己专业特长助力蒙峒古村实现高质量发展。

赵瑞玲给团队实践经验 毛晓晴 摄
融壮瑶文化,绘基地大图
经过前期调研及后来的环村讲解,实践团成员们对蒙峒古村有了一定的认识与了解,也感受到了当地的特色文化。
9号过后,实践团来到露营基地正式开始设计。“爱楂咋滴”露营基地位于蒙峒古村的西北方,四面环山,位置优良,前有小溪直流,后有高山屏障,可谓是绝佳的休闲放松之地。露营基地内分有烹饪区,休闲区,帐篷区和亲子区,其中,有的区域的设施完备,也有部分区域的设计与建设尚未完成。于是团队结合当地特色,着力解决露营基地的发展痛点,对其进行升级改造设计。实践团根据露营基地的尺寸与现状,结合当地特色文化与特产,商讨出了一些能吸引游客前往此地并给予游客最好的游玩体验的方案。

实践团与当地负责人交流后合影留念 彭梓恒 摄
7月11日11点,实践团来到瑶胞娇客栈处的露天餐厅,向露营基地负责人询问关于露营基地的发展,讨论前几天的设计方向、想法,还有可行的设计方案。从负责人的口中得知,“爱楂咋滴”露营基地正式运营的时间不长,前期主要由当地的村民设计,缺乏现代化的元素,对游客的吸引力较弱。同时,负责人也说到,她是最近几个月才开始接手这个基地,真诚地希望通过与实践团的合作,在不失当地特色的设计方向上,将这个基地,设计得更加现代化。努力为蒙峒古村开发新的顾客群体,增加客流量,提高当地的收入,助力乡村振兴。

实践团与营地负责人的第二次讨论 毛晓晴摄
团队充分结合当地需求,多次与负责人进行沟通,并于7月12日16点,实践团来到露营基地,与基地负责人进行第二次设计方案的讨论。此次实地的讨论效果比先前11号的更佳,所得出的结果也更直观地展示出各个区域的设计思路还有区域间的联系,为后续完成更加贴合当地特色的软装设计方案打下坚实基础。结束讨论后,团队也将继续完善相关方案与其他工作,争取早日将蒙峒古村的露营基地升级改造成游客们所向往的旅游点,帮助蒙峒古村的旅游业实现高质量发展,也为乡村振兴贡献一份力量。
活动感悟
被誉为“千年壮乡蒙峒古村 岭南生态康养生堂”的蒙峒古村是以发展民族乡村旅游助推乡村振兴为初心,培养本土人才、振兴本土文化的壮族之乡。实地调研过后,实践团队深深被蒙峒古村的乡土文化所吸引,对这次的实地调研感到受益匪浅,后续将会结合调研结果竭力为蒙峒古村乡村振兴发展贡献青年力量。

(实践团与蒙师姐,指导老师的合影 彭梓恒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