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大学生网,大学生三下乡投稿平台
 

探秘甘南:碌曲的自然美与藏舞的文化韵味

发布时间:2024-09-03 阅读: 一键复制网址

  在遥远的甘南藏族自治州,有一片被群山环抱、河流滋养的土地——碌曲县。这里,自然风光旖旎,民族文化璀璨,尤其是那独具特色的锅庄舞,更是成为了连接过去与未来、传统与现代的桥梁。兰州理工大学设计艺术学院“探寻非遗文化,传承藏舞锅庄”实践团队于2024年7月15日至17日,踏上了这片充满神秘与魅力的土地,开启了一段意义非凡的文化之旅。

  7月15日下午14时许,在讲解人关玉的悉心陪同下团队成员踏入碌曲县文化馆。文化馆的室内陈设、装饰等极具地域文化特色,书架林立,其中涵盖了藏文化历史、艺术等多个领域,为来访者提供了一个静谧的学习与思考空间。同时,馆内还典藏着一系列历年来的《甘南报》,这些报纸不仅是地区历史变迁的忠实记录者,更是展示甘南地区社会发展、文化传承与变迁的重要窗口,为深入研究和了解甘南地区的历史脉络提供了不可或缺的宝贵资料。除此之外,文化馆三楼舞蹈培训室与乐器室内,乐器老师向我们展示和演奏了藏族乐器龙头琴,使团队成员们都沉醉于藏族音乐的独特韵律之中。而四楼藏文书法作品与工艺品展览区,则让他们领略到了藏族艺术的精湛与独特,让人赞叹不已。


图1 为团队成员在文化馆内认真听讲解 胡颖通讯员摄

  随后,实践团队一行来到了碌曲民族文化演艺中心。碌曲县作为“中国锅庄舞之乡”,通过每年举办锅庄舞展演活动,向全国展示了当地的民俗风情以及各族人民团结奋进的精神风貌,而演艺中心就是碌曲县歌舞团排练锅庄舞的地方。团队成员来到这里,不仅观看了精彩的锅庄舞表演,还亲自加入了舞团的演练之中。大家手拉手、肩并肩,跳起了欢快的锅庄舞。虽然舞步略显笨拙,但那份对传统文化的敬畏与热爱却溢于言表。在演练结束后,团队成员们围坐在舞团杰出代表万玛多吉与加参道杰身旁,聆听他们讲述锅庄舞背后的故事与传承的责任感。碌曲县文体与旅游局副局长和锅庄舞协会会长旦知加更是用他四年来“流浪”于文化田野的坚韧与执着,为团队成员们揭开了碌曲锅庄舞文化的神秘面纱。让人仿佛穿越时空,亲眼见证了锅庄舞在碌曲这片热土上的生生不息与繁荣发展。


图2 为锅庄舞排练现场,展现民族团结的和谐画面 席子沅通讯员摄 

  7月16日早上8时,实践团队再次与碌曲县文体与旅游局副局长和锅庄舞协会会长旦知加进行了一场深刻而富有意义的对话。旦知加副局长详细阐述了“锅庄舞”这一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历史渊源与深厚文化底蕴,强调了其作为藏族人民对自然敬畏与生活热爱的象征,以及作为连接过去与未来文化桥梁的重要作用。他还分享了锅庄舞协会近年来在保护、传承与创新方面的不懈努力,通过多元化的活动形式,为锅庄舞的传承注入了新的活力。


图3 为旦知加副局长向团队成员讲解锅庄舞历史 胡亦龙通讯员摄

  访谈结束后,实践团队转战碌曲民俗综合市场。这里汇聚了锅庄舞相关的精美服饰,每一件都色彩斑斓、图案精致,展现了藏族人民的独特审美与锅庄舞表演的艺术魅力。

  7月17日,实践团队的脚步移至合作市,继续深入挖掘锅庄舞文化的精髓。在甘南藏族自治州文化馆与博物馆内,团队成员通过视频介绍、藏服展品以及亲身参与表演等方式,进一步领略了锅庄舞的艺术魅力与藏族文化的博大精深。在甘南有礼农特文创产品展销中心,他们发现了以锅庄舞为主题的精美纪念品,这些文化创意产品不仅展现了藏族文化的独特韵味,更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保护与创新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与途径。

  为期三天的“探寻非遗文化,传承藏舞锅庄”实践活动圆满落幕。此次“三下乡”实践不仅让实践团队成员深刻体会到了碌曲县与合作市独特的民族风情与文化底蕴,更激发了他们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锅庄舞”传承的无限热情与坚定信念。在未来的日子里,他们将结合自己的专业特色,设计既符合当地特色又迎合当今审美的文化创意产品,为锅庄舞这一民族瑰宝的绚丽绽放贡献自己的青春力量。

作者:姚蕊、王婕 来源:兰州理工大学
扫一扫 分享悦读
  • 康愈之术暖人心,草药之识润心田
  • 康愈之术暖人心,草药之识润心田
  • 在这个充满探索与学习的暑假,我有幸参与了学校组织的“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不仅走进了护理院学习中医康复知识,更将理论与实践紧密
  • 09-03
  • 西安医学院“民族情·天山行”暑期社会实践团活动纪实
  • “溱波传古韵 潼砖续新篇”——江苏第二师范学院学子于溱潼砖瓦博物馆展开研学之旅
投稿流程投稿须知常见问题积分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