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塘的三下乡:爱与希望的绽放
这次的双塘“三下乡”活动,是我人生旅程中弥足珍贵的一段回忆。它不仅让我深入知晓了农村的真实状况,感受到了农民的朴实与坚韧,也让我体会到了团队如家庭般的温暖。
怀揣着激动的心情,我跟随大部队坐上了前往双塘村的大巴车。沿途风景不断变换,道路逐渐崎岖,我的内心充满了对未知的好奇。刚到达双塘村党支部所在地,我们就见到了热情的村民和小朋友们,小朋友们还帮着给我们搬行李。看着那些天真可爱的脸庞,我不禁对接下来的支教之旅充满期待。
今年是在双塘村下乡的最后一年,因此,我们的课程都围绕着“我与双塘的五年之约”这一主题展开。在前期准备工作中,我们和老师共同探讨了接下来的课程,梳理了课程如何更贴切教学人群。经过老师的耐心指导,我对自己所负责的“环境与保护”主题教育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也立即完善了我的教案。将环境保护分为“家庭内部”与“家庭外部”的环境,引导学生们树立从内到外全方位保护环境的意识,以便在后续研学的过程中能够做好基本的垃圾分类,并向前来研学的小朋友和家长们讲解等等。
在正式授课之前,我会去其他小伙伴的课堂当助教,学习他们上课的方式与流程,总结并反思怎样在上课的时候更好地调动小朋友们的积极性,从而让他们学到更多更有用的知识。上课期间,有一幕令我无比动容。当我介绍到垃圾分类中的厨余垃圾时,提到了一句吃剩的食物要及时丢弃,不然吃了会导致一些肠胃方面的问题,有一位小朋友直接问我:“老师,为什么我们家的面条过期了也吃啊?”他脸上露出的是无比真挚的表情,而我却无法给予他同样真诚的回答,只能说上一句要少吃,不禁感到心酸和无力。后来了解到他是一个留守儿童,父母亲外出务工养家,跟着爷爷奶奶住,在身心成长的照顾上可能难以做到面面俱到。在之后的家访中,通过与家长、小孩的交流,也发现双塘村普遍存在留守儿童的情况,父母亲早早出门务工,到晚饭时间才能回来。他们有的是早上做好饭留到中午吃,有的是家里老人帮忙带着,但有些人甚至中午可能无人照管。虽然存在这样的状况,但是他们脸上洋溢着的笑容总是深深吸引着我。双塘的小朋友都很朴实可爱,他们能够跟你分享很多,不限于一些趣事,还有家里的琐碎事。或许是他们的依赖心理,我也很开心他们能够对我敞开心扉。
在三下乡期间,我领略了农村的美丽风光,尤其是操场上夜晚的星空,是我见过最美最亮的。我也感受到了农村的艰辛与不易,很多人为了工作谋生,离开孩子去城市务工。我看到了农民们在田间地头辛勤劳作的场景,也听到了他们关于生活、关于未来的期许与憧憬。这些经历让我更加珍惜当下的生活,也让我更深刻地明白了农民的辛勤付出。在“三下乡”的过程中,我还参与了一些具体的实践活动。我们为当地的孩子们带去了一些新的知识和启发。在与孩子们的互动中,我感受到了他们的真挚和热情,也体会到了教育和父母陪伴在身边的重要性。
除了与孩子们的互动外,我们还与当地的农民进行了深入的交流。他们向我们讲述了自己的故事,分享了自己的经验和智慧。这些交流让我更深入地了解了农村的生活和文化,也让我更清楚地明白了农民的需求和期望。
回顾这次“三下乡”活动,我深深地感受到了自己的成长和变化。我学会了如何与人交流、如何理解他人、如何为别人提供帮助。这些经历不仅让我更加成熟和自信,也让我更加坚定了自己的人生方向。在未来的日子里,我将继续参与类似的活动,坚定扎根基层,为农村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我相信,只要我们每个人都能够尽自己的一份力,就一定能够让留守儿童拥有一个更加丰富的成长环境,也能让农村变得更加美好、更加繁荣。
作者:甘希薇 来源:多彩大学生网
扫一扫 分享悦读
- 康愈之术暖人心,草药之识润心田
- 在这个充满探索与学习的暑假,我有幸参与了学校组织的“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不仅走进了护理院学习中医康复知识,更将理论与实践紧密
- 0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