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大学生网,大学生三下乡投稿平台
 

“红色筑梦·科技报国”实践队|延安行与科学家精神

发布时间:2024-08-31 关注: 一键复制网址

  为深入学习和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传承红色基因,培养新时代广大科技工作青年科技报国的理想信念,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红色筑梦·科技报国”实践队于7月9日奔赴延安进行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实践队参观延安革命旧址,重温延安革命岁月,感悟延安革命精神,在学习延安精神的同时对红色科学家精神进行追根溯源。以此激励广大科技工作青年继续发扬以爱国主义为底色的科学家精神,并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和更加坚定的信念,投身到祖国的科研事业中,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

  从凤凰山到杨家岭,从枣园旧址到王家坪。我们领略了当年烽火连烟的时代背景与和陕甘宁边区波澜壮阔的革命历史。革命战士们“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的伟大爱国主义精神,不仅体现了他们对祖国和人民的无私奉献和无限忠诚,也成为了后世激励人们奋斗的巨大精神力量。实践队从为人民服务广场走向了梁家河,共产党员身上那种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不断在我们心中回荡。梁家河,这个小山村因习近平总书记曾在这里插队劳动而闻名,他在这里度过了七年的知青岁月,亲身实践了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从挖井、修路到带领村民搞生产,习近平总书记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什么是共产党员的责任和担当。这些精神力量同样体现在延安时期工作的红色科学家身上,如高士奇、陈康白等,他们胸怀祖国,服务人民,用智慧和汗水推动着国家的科技进步。他们在艰苦条件下坚持不懈地研究,勇于攻克科学难关,为国家的繁荣和强大做出了卓越贡献。无论是革命先烈还是红色科学家,他们为国为民奋斗的初心彼此交汇。

  步伐来到了西北军委通信学校,站在王铮将军的雕塑前,我们和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的同学一起学习了我们革命先烈半部电台起家的革命历史。这些延安早期通信科技工作者依靠简陋的设备和顽强的意志,克服重重困难,开创了了工农红军无线电通信从无到有的巨大壮举,为革命事业传递重要信息,奠定了抗战胜利的基础。在与西电学子的座谈中,我们认识到革命先烈们勇攀高峰、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不仅仅是一种对延安革命精神的传承,更是激励我们广大科技工作者在新时代继续奋斗的力量源泉。

  走进毛主席曾经生活过的窑洞,一篇篇指导中国革命的文章呈现在实践队成员的面前,在讲解员的介绍中,思绪来到了六届六中全会的会场,“共产党员应是实事求是的模范。”毛泽东掷地有声的发言为我党未来的发展指引了方向。实事求是的精神与追求真理、严谨治学的科学家精神高度契合,红色科学家们在科研道路上坚持求真务实,勇于探索未知,以科学的态度和严谨的治学精神推动国家的科技进步,我辈科技工作者更应继承和发扬他们实事求是治学的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青春力量。

  参观延安革命纪念馆,迈入南泥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的展厅,实践队队员了解到了南泥湾精神的深刻内涵。在极其艰苦的环境下,革命先辈们以不屈不挠的意志力,通过自力更生和艰苦奋斗,将荒芜的南泥湾变成了“陕北的好江南”。这种精神不仅体现了他们无私奉献的品质,也有革命先辈彰显了集智攻关、团结协作的力量。科技创新往往需要跨学科的合作与集体智慧的凝聚,正如南泥湾的成功离不开每个人的努力与合作。今天的科技工作者们,也需要发扬这种团结协作的精神,才能取得突破性进展。南泥湾精神激励着我辈科技工作者在新时代继续奋斗,不断追求卓越,为中国科技发展挺膺担当。

  停下忙碌的脚步,走进一间静谧的窑洞小屋,来自五湖四海的实践队员们在这里开始了心灵的碰撞与思想的交流。博士师兄刘延同学向大家分享了哈工大校长同时也是延安红色科学家陈康白先生的报国故事。延安时期,陈康白大力推动了延安的教育事业和文艺创作,并致力于建设和完善延安的基础设施,为革命根据地的稳定和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来到哈工大后,陈康白认为人才能用就要用上,不顾阻力,破格提拔了大批能人,并主持开展全国首批研究生培养工作,800余名教师从祖国各地赶赴哈工大,为我国快速发展的高等教育及国家工业化建设做出了突出贡献,“八百壮士”精神也成为了哈工大精神里最耀眼的星辰。陈康白甘为人梯,奖掖后学的育人精神贯穿他的一生,无论是在延安还是在哈工大,他始终以培养人才、推动事业发展为己任,激励着无数后来者在他的引领下走向辉煌。

  此次延安实践活动不仅让队员们深刻理解了延安精神的内涵和价值,也让他们体会到了科学家精神与延安精神之间的共通之处。这两种精神虽在不同的历史背景下形成,却都彰显了共产党人对真理的执着追求、对人民的深厚忠诚和对党和国家事业的坚定信念。我辈科技工作者将把延安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不断汲取奋进力量,更好地将科学家精神与延安精神结合,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和坚定的信念,投身祖国的科研事业,以实际行动践行共产党员的初心和使命,为实现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

作者:晁世林 来源: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
扫一扫 分享悦读
  • 三下乡——退伍老兵的故事
  • 我们现如今的生活幸福而又安定,可我们不应忘却那些曾经为我们负重前行的人们,今天就让我们走近他们的生活,了解他们背后的故事。
  • 08-30
  • 青春践双碳,电容绘绿梦,共筑联合国愿景
投稿流程投稿须知常见问题积分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