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织梦,灵蕴乡音——中医药与乡村振兴的和鸣乐章
来自北京中医药大学的四支暑期实践团(“双柏青医先锋队”、“彝星向上”、“爱尼药旅逐梦队”、“润泽童心”),秉持着“专业引领,乡村赋能”的核心理念,在双柏县麻海村驻村第一书记许美琳的精心指导和周到安排下,深入云南省双柏县,针对中医药的技术革新、人才培养、文化繁荣及医疗体系进行了深入调研和实践活动,致力于将校园内的理论学习与社会实际相结合,追求知行合一的境界。他们以专业知识和热情,为乡村振兴注入活力,立志成为新时代中医药文化的传承者和创新者。"图1 北京中医药大学暑期实践团及各指导老师于中彝医药文化馆前合影
文化振兴,在感悟中觅传承探寻着中医药与文化振兴交织的璀璨篇章,为双柏的文化振兴之路铺设了坚实的基石。双柏县位于云南省中部,拥有丰富的中医药资源和独特的民族文化,素有“云药之乡”的美誉。近年来,双柏县积极推动中医药文旅产业发展,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中医药旅游品牌。在许美琳书记的带领下,来自4支实践团的成员先后深入访谈了双柏县多位彝医、彝族文化传承者、彝绣设计师等。

图2 实践团及许美琳、马思雍、李思婉老师于毕摩文化馆内与传承人深入访谈
每一次彝医们轻触脉搏、精心开方,都是对自然法则的深刻领悟和虔诚遵循。他们视草木为挚友,以天地为导师,默默守望着这片丰饶土地上每一个生命的健康与和谐。而作为彝族文化传承者的彝绣设计师们将当地特色文化与新时代的创新精神巧妙结合,形成了一种独具特色的文化生态。他们将中医药元素融入绣品设计之中,让每一幅绣品都成为传播中医药文化与民族艺术的使者。

图3 团队成员对彝绣传承人及彝绣学习者进行访谈
四支实践小队的每一步足迹,都深刻烙印在双柏这片充满灵性的土地上,见证着中医药如何以其独特的魅力,成为连接过去与未来、传统与现代的桥梁。许美琳书记全程参与调研,为实践团就双柏县的乡村振兴工作作出了全面详细的介绍,并鼓励团队成员深入挖掘当地的中医药文化内涵与价值。
组织振兴,在实地上建“品牌”探访挂职干部,挖掘乡村振兴的领导力要素,在许美琳老师的引领下,实践团围绕“三批六名挂职干部接续奋斗”这一主题,深入学习研究了双柏县乡村振兴工作的领导力要素。通过与吴丽丽县长的访谈对话,实践团成员学习了解挂职干部在乡村振兴中深入基层,将党的方针政策在基层贯彻执行的详实案例,以及通过持续努力,推动地方基础设施建设及人才引进与培训机制建设的宝贵经验,为乡村人才和组织振兴的实施提供了有效参考。
产业振兴,在创新中谋发展双柏地区作为中药材种植的重要基地,具有丰富的中药材资源和独特的民族医药文化,具有发展中医药产业的天然优势。然而,如何将这些优势转化为优质生产力,推动中医药与乡村振兴的深度融合,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图4 实践团队访问云南华泰丰功药业有限公司和茨菇坝金银花种植示范基地
在产业振兴方面,许美琳书记充分利用自身资源和影响力,为实践团引荐了多位双柏县的返乡创业者及中药材种植大户。实践团成员先后深入访谈了双柏县多位返乡创业者,从“种药农民”到产业“带路人”,从开展药园规划设计、特色古树茶源、甘蔗产地发掘,到全产业链条发展。他们不仅有力推动双柏县中药材产业及农产业的快速发展,更为当地农民开辟了新的创收途径,注入新的经济活力。他们的故事为团队成员提供了宝贵的实践经验,深化了大家对中药材产业的全面认识和深刻洞察。在许美琳书记的协调下,实践团与当地知名企业深度交流学习,共同探索中医药产业与乡村振兴的深度融合之路。
人才振兴,在担当中勇作为中医药服务正处于一个蓬勃发展的黄金时代,以其“简便、有效、经济”的特质,成为基层医疗服务的理想选择,特别是在广袤的农村地区。然而,双柏县面临着中医医疗人才的短缺,全县仅有45位中医医生,这使得优质中医医疗资源的缺口显得尤为突出,迫切需要得到有效的支持与援助。为了深入掌握双柏地区中医药服务的实际情况和基层应用的现实需求,实践队成员们对当地的医院、卫生院、妇幼保健医院等基层医疗机构进行了细致的调研。通过这些调研,旨在为中医药服务的改进和提升提供切实可行的策略和方案,以期优化服务流程,提升服务质量,让中医药的独特魅力和深远影响惠及更多民众,为乡村振兴注入源源不断的健康动力。
针对双柏县中医医疗资源匮乏的问题,许美琳书记积极协调,促成了北京中医药大学与双柏县地方医疗机构的深度合作。实践团在许美琳、李玮、段晓华等老师的陪同下,对县医院、卫生院等地方医疗机构进行了深入调研。许美琳书记亲自指导陪同调研,并详细介绍了当地中医药服务现状。
此外,为提升基层医护人员的能力与素质,北京中医药大学心理学李教授为当地医护人员策划举办多场团体心理辅导活动。辅导以”感知—深化—升华“生命意义为主线,循序渐进,环环相扣,通过互动、绘画、分享等团辅活动,帮助基层医护人员建立积极的自我观念,激发自我潜能,为未来基层协同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心理基础。

图 5 实践团队与基层医疗机构工作人员合影留念
在中医药人才振兴的光辉征途上,每一步都映照着挑战与机遇的交织。双柏县,这片充满活力的土地,正站在新时代的门槛上,将中医药作为沟通古今、联结健康与希望的桥梁。随着源源不断的优质中医医疗资源的注入,以及基层医护人员专业素养的稳步提升,双柏的中医药服务正逐渐绽放出耀眼的光芒。这不仅照亮了百姓的健康之路,更为乡村振兴注入了一股强劲而独特的中医药动力,预示着一个充满生机与活力的未来。
中医药服务进社区,实践落地办实事在许美琳书记的协调下,实践团与双柏县、乡多个社区、妇幼保健院等多地点开展“中医药进社区”主题健康服务及义诊活动。4支实践团队成员为社区居民及村民进行细致专业的健康服务,包括测量血压、把脉问诊、推拿按摩、贴耳豆、针灸等。
“中医药健康服务+乡村振兴”的思路,如同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它不仅为双柏的乡村振兴注入了新的活力,更为中医药事业的发展开辟了新的天地。通过这一系列的活动,师生们深刻体会到,乡村振兴不仅仅是经济的繁荣,更是文化的传承发展、组织的精密筹备。他们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当代青年的责任与担当。

图6 全体实践团队成员及指导老师与表演团于查姆社区合影留念
厚植家国情怀,切实挺膺担当,汇聚青春力量,聚焦乡村振兴。北京中医药大学4支暑期社会实践小队,在实践中坚守“大医精诚”的铿锵信念,践行“请党放心,强国有我”的青春誓言。用脚步丈量乡村大地,在寻访中感悟思想伟力,在实践中淬炼火热青春。北京中医药大学将继续发挥专业优势,携手许美琳书记、各指导老师及双柏县各界力量,共同谱写中医药与乡村振兴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