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 年 7 月 8 日,星期一,是一个阳光穿透心灵的日子,我怀揣着满腔的热情,投身到三下乡的洪流之中,如同漂泊的小船,终于找到了温暖的港湾——那片充满希望与淳朴的乡土。当双脚踏上那片土地,我仿佛被一种无形的力量紧紧拥抱。山峦层叠,似岁月的褶皱,承载着历史的厚重与沧桑;稻田金黄,像大地的诗篇,在微风中轻轻吟诵着丰收的喜悦;村舍错落,是生活的画卷,描绘着人间的烟火与温馨;炊烟袅袅,如思念的丝线,牵扯着游子的心弦和归乡的渴望。每一寸土地都散发着熟悉又陌生的气息,每一声鸟鸣都诉说着自然的故事。
图为乡村余晖 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周露怡 摄
义教的课堂,是梦想启航的地方。孩子们那一双双明亮如星的眼睛,充满了对知识的渴望,让我仿佛看到了曾经的自己。那一张张充满稚气的脸庞,如同等待滋润的幼苗,渴望着知识的甘霖。我用心传授每一个知识点,他们用专注和热情回应。当我们一起在知识的海洋中探索,每一次思维的碰撞都如同璀璨的火花。那个总是默默不语的小男孩,在一次鼓励后勇敢地举手回答问题,他脸上绽放的笑容,让我感受到了教育的力量是如此伟大。还有那个扎着羊角辫的小女孩,原本对数学充满畏惧,在耐心的辅导下,逐渐掌握了计算的窍门,眼中闪烁着自信的光芒。每一个孩子的进步,都是对我辛勤付出的最美回报。
图为学生在绘画 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吴伟杰 摄
义诊的现场,是关爱流淌的港湾。老人们蹒跚而来,眼中带着期盼和信任。医生们轻柔的问候,如同春风拂面,温暖着每一位老人的心;仔细的检查,恰似关爱入微,不放过任何一个可能的隐患。量血压时的紧张,听到正常结果后的释然,那一幕幕都触动着我的心弦。一位大娘拉着我的手,诉说着身体的不适,眼中的泪花让我深感责任之重。她常年独自生活,身体的病痛无人倾诉,这一刻,她把我们当成了最亲近的人。而当看到他们在治疗后舒缓的神情,我明白了这份付出的意义。不仅仅是解除身体的痛苦,更是给予他们心灵的慰藉和生活的希望。
图为邱颖瑶在艾灸 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梁瑜卿 摄
温暖信箱活动,则是心灵对话的秘密花园。每一封信都是一颗期待被理解的心,每一次回复都是一份爱的传递。有人表达满满的期待,有人分享微小的幸福,那些文字背后的情感,如同潮水般冲击着我。有个孩子在信中写道,他梦想着有一天能走出大山,去看看外面的世界;还有个孩子倾诉着对父母的思念,因为他们常年在外打工。当我把写满鼓励、安慰、祝福的回信分发到他们各自的手里时,看到了他们打开时那份惊喜与感动。那一瞬间,我觉得自己成为了他们心灵的伙伴,陪伴他们走过成长的困惑和迷茫。
图为志愿者和同学们的合影 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梁瑜卿 摄
在这片乡土的日日夜夜,我与星辰对话,与微风共舞。清晨的露珠映照着希望,夜晚的蛙声陪伴着思考。我尝过田间劳作的汗水,那是农民辛勤耕耘的见证;闻过中药房的芬芳,感受着传统医学的博大精深;听过孩子们的欢笑,那是世间最纯真无邪的声音。这些瞬间如同拼图,拼成了我心中最珍贵的画面。
离别之时,泪水不受控制地涌出,那份眷恋如刀割般刺痛。但我知道,这不是结束,而是新的开始。这片土地已深深烙印在我的灵魂深处,那些面孔、那些故事,将成为我前行的动力。
三下乡,是我生命中最动人的旋律,是心灵深处永远的共鸣。我愿将这段记忆酿成最醇厚的酒,在岁月中品味;愿将这份感动化作最明亮的灯塔,在人生的旅途中指引方向。因为这里,有我最真挚的情感,有我无法割舍的牵挂。未来的日子里,无论我身处何方,都会铭记这段经历,用它赋予我的力量,去传递更多的爱与温暖。
通讯员:曾海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