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大学生网,大学生三下乡投稿平台
 

以爱之名,点亮希望之光 ——2024年暑期支教活动心得

发布时间:2024-08-14 关注: 一键复制网址
以爱之名,点亮希望之光
——2024年暑期支教活动心得
□徐豪(城市与环境学院2203班)
       作为一名从大山里走出来的孩子,我深知乡村地区教学资源与师资的欠缺。在我读小学时也曾有过年轻的支教老师们来带领我们学习和了解许多我们所不知道的东西,无论是茫茫银河中万千闪烁的星辰,还是人类为追逐飞天梦所发射的火箭,载人的飞机等等。从没去过大城市的我,也是了解到了那群山背后的繁华。从此也就在心里埋下了一颗走出大山的种子。后来父母从外地回到本地发展,我也随着父母进城读书,在那里接受的教育让我默默决定以后也要成为当年那些支教的老师一样的人,为大山之中带去希望,为乡村教育的发展尽自己的一份力。
在这个炎炎夏日,怀着年少时心中对于支教老师的敬意,我有幸踏上了为期15天的暑期支教之旅。这段经历,不仅是对我所学知识的一次实践检验,更是一次心灵的洗礼和成长的飞跃。回望那些日子,点点滴滴都化作了心中最宝贵的记忆,让我深刻体会到了“教育”二字的重量与温度。
       当我到达支教点的那一刻,我是迷茫的,当人们面对未知的时候内心总会有一种恐惧感,我害怕我不能很好的给孩子们带去知识,带去快乐,我也害怕我没办法和孩子们好好相处。但是当我真正看见那群孩子之后,我所有的顾虑全都烟消云散,第一次见面孩子们都格外的害羞与好奇,在不断的接触之后,慢慢的熟络起来。十几岁的孩子总是有一颗爱玩的心,调皮的孩子不在少数,但是带着他们了解新鲜事物的时候,他们是格外的认真,我切切实实的感受到了当年我了解那些新鲜时候的对于知识的好奇与渴望。
       除了教学之外,我还与孩子们建立了深厚的情感联系。课余时间,我们会一起做游戏、聊天。我倾听他们讲述自己的故事,分享他们的喜怒哀乐。他们很多都是父母在外务工,家里只有爷爷奶奶,我也曾问过一些孩子,以后想做什么,有没有考虑过自己的未来,有一个我印象特别深,他在班上的成绩并不好,我问他以后想过做什么吗,他摇摇头,我告诉他再过一年就要上高中了,你有想好上哪个高中吗,他说如果考不上就去职校学个修车,出来后跟着他叔叔一起,我问他你真的想修车吗,夏天三四十度热死,冬天只有几度冷死,这样的日子你真的想吗。我告诉他现在好好学习,来年考个好高中,再努力努力考个大学,出去走走看看,你会得到很多对你生活有用的知识。他点点头,我相信他会努力的。那群孩子都很好,每一个都很有意思,在和他们聊天这个过程中,我感受到了孩子们对于未来的憧憬与希望。同时,我也尽我所能地给予他们支持,希望能在他们成长的道路上留下一些温暖的印记。
       支教活动虽然结束了,但它留给我的思考却远远没有停止。我深刻认识到,教育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和支持。作为未来的教育工作者,我深知自己肩负的责任和使命。我将继续努力学习专业知识,提升自己的教育教学能力;同时,我也将积极关注教育公平问题,努力为更多需要帮助的孩子带去知识和希望。
此外,我还意识到,支教不仅仅是一次简单的实践活动,更是一次心灵的洗礼和成长的契机。它让我学会了如何以更加平和的心态去面对生活中的种种挑战;它让我更加珍惜自己所拥有的一切;更重要的是,它让我更加坚定了自己从事教育事业的决心和信念。
        总之,这次暑期支教活动对我来说是一次难忘的经历。它让我更加深刻地理解了教育的意义和价值;它让我更加坚定了自己未来的职业方向;更重要的是,它让我学会了如何以爱之名去点亮希望之光。我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我会带着这份宝贵的经历和感悟继续前行在教育的道路上不断追求进步与成长。
        最后我希望我也能在他们的心里种下一颗希望的种子,不断地成长,然后不断地传播下去。
作者:徐豪 来源:多彩大学生网
扫一扫 分享悦读
  • 感悟渡江战役,传承红色精神:滁州学院学子暑期社会实践纪实
  • 挺膺担当三农梦,实践赋能助振兴
  • 挺膺担当三农梦,实践赋能助振兴
  • 为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给中国农业大学科技小院学生的回信精神,在深入农村基层的生动实践中践行强农兴农的使命,担当起助力乡村振
  • 08-14
投稿流程投稿须知常见问题积分充值